广西融水县半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矿模式探究

广西融水县半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矿模式探究

ID:6027815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1

广西融水县半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矿模式探究_第1页
广西融水县半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矿模式探究_第2页
广西融水县半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矿模式探究_第3页
广西融水县半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矿模式探究_第4页
广西融水县半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矿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融水县半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矿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西融水县半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矿模式探究  【摘要】半坡铜矿地处华南板块扬子陆块桂北地块之九万大山隆起的元宝山花岗岩体东接触带上,宝坛~九毛铜、镍、锡多金属成矿区内,属于与雪峰期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出露地层有南华系富禄组、丹洲群拱洞组,断裂构造发育,北东向断裂为控矿构造。矿区内无岩浆岩出露。元宝山东侧雪峰期多金属成矿模式可划分为三个成矿期,半坡铜矿属第三期成矿,矿体受断裂控制,属薄脉型铜矿体,延伸较稳定,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关键词】半坡铜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探讨矿床成矿模式探讨融水县半坡铜矿是由社会资金投入进行勘

2、查的矿山。通过前期工作获得了较好的成果,为扩大找矿成果,需要对其成矿机理进行研究。虽然前人对元宝山东侧边缘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有过探索,但尚未涉及到本矿区,现针对离这些重要矿床较远的半坡铜矿的成矿模式进行探究,对搞好下一步勘查工作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1区域地质概况8矿区在区域上处于华南板块扬子陆块桂北地块之九万大山隆起的元宝山花岗岩体东接触带上,即元宝山复式背斜之东侧。隶属宝坛—九毛铜镍锡多金属的重要成矿区(图1)。出露地层主要有四堡群鱼西组(Pt2y)和文通组(Pt2w);丹洲群白竹组(Pt3b)、合桐组(Pt3h)及拱洞组(Pt3g);南华系

3、长安组(Nhc)、富禄组(Nhf)及黎家坡组(Nhl)。其岩性为一套变质碎屑岩系列。其中四堡群鱼西组和丹洲群白竹组、合桐组、拱洞组为区内锡铜多金属矿的重要赋矿层位。区内构造较复杂,经受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了以元宝山岩体为中心的宽阔的复式背斜,局部倒转褶皱和次级倒转褶皱发育;断裂以NE向为主,次为NW向。其中NE向断裂与矿化关系密切,在断裂中石英脉、硅化、破碎明显,断层两侧岩层具有揉皱和挠曲现象,节理和劈理发育。区域岩浆岩发育,主要是元宝山复式背斜东翼的四堡期花岗岩体(多期侵入)和雪峰期中性、基性-超基性小岩体、岩脉。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闪

4、长岩、辉长辉绿岩、橄辉-辉橄岩、煌斑岩等。区域矿产有锡、铜、镍、铅锌矿等,其矿床(点)众多,主要分布于元宝山岩体的东南侧。重要的有九毛铜锡矿床和六秀锡铜多金属矿床。(如图1)81-南华系黎家坡组;2-南华系富禄组;3-南华系长安组;4-丹洲群拱洞组;5-丹洲群合桐组;6-丹洲群白竹组;7-四堡群鱼西组;8-四堡群文通组;9-中元古代细、中细粒斑状黑云二长(钾长)花岗岩;10-新元古代超基性岩;11-新元古代辉长岩;12-中元古代闪长岩;13-中元古代超基性岩;14-中元古代橄榄岩;15-煌斑岩脉;16-角岩化;17-云英岩化;18-硅化;19-

5、实、推测整合岩层界线;20-实、推推测角度不整合界线;21-侵入岩与围岩接触面产状;22-岩层产状;23-区域性大断裂;24-实测逆断层倾向及倾角;25-实、推测性质不明断层;26-铜锌锡多金属矿;27-铜镍矿;28-铜矿;29-锡矿;30-钨矿;31中型;32-小型;33-斑状花岗岩花纹;34-矿区范围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上元古界的南华系及丹洲群(图2)。图2半坡铜矿区(Ⅲ号铜矿体)地质简图1-南华系富禄组;2-上元古界丹洲群拱洞组上段;3-上元古界丹洲群拱洞组下段;4-实、推地层界线;5-实、推测逆断层位置及编号;6-性质

6、不明断层;7-石英脉;8-铜矿体及编号;9-地表控矿工程;10-控矿钻孔;11-铜异常等值线(×10-6);12-锑异常等值线(×10-6)丹洲群拱洞组上段(Pt3g1)和中段(Pt3g2):分布于矿区的西北部,岩性为灰绿色石英绢云母千枚岩、绢云板岩夹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该层位是矿区重要的赋矿层位。8南华系富禄组(Nhf):分布于矿区南东部,岩性为灰绿色厚层状变质石英砂岩、红色变质泥质粉砂岩、泥岩夹页岩,局部夹含砾砂岩。2.2构造矿区内岩层总体为缓倾斜的向斜,轴向北东向。矿区内断裂构造主要为NE向的断裂(F4)和其它次级断裂,F4属挤压性断层

7、,断裂较窄而延深大,为半坡矿区铜矿的主要含矿构造。2.3岩浆岩矿区内无岩浆岩出露。2.4地球化学特征位于半坡屯北西部的1:10000土壤化探异常铜含量一般为30×10-6~112.4×10-6,平均值82.4×10-6,最大值112.4×10-6,异常呈长条状,北东走向,南西端至矿区外且还有锑异常;位于半坡屯的南东部的异常,铜含量一般为30×10-6~332.4×10-6,平均值259.2×10-6,最大值854.2×10-6,异常呈长条带状分布于北东向断裂F4上,与F4套合好,宽80m,南西端延伸至矿区外。3矿体地质特征半坡铜矿与上元古界丹洲

8、群拱洞组下段(Pt3g1)的变质岩有关,目前已经发现了2个铜矿体、1个锑矿体,矿区南西外围、东侧还发现有较好锑、钼矿体。下面仅对Ⅲ号铜矿体进行阐述。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