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探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理论构思

我国探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理论构思

ID:6031352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1

我国探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理论构思_第1页
我国探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理论构思_第2页
我国探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理论构思_第3页
我国探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理论构思_第4页
我国探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理论构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探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理论构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探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理论构思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人才。研究生作为创新人才的“储备库”,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而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对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找出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和改进的方案。关键字:研究生;创新能力;保障体系我国高等院校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基地,同时是创新教育系统搭建、构建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及高水平高素质和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的平台。研究生群体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都是我国高

2、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上所有与创新相关的机构中最强的群体,同时也是建设我国成为创新型经济科技高速发展国家的坚实力量。1国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1.1德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8国外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从世界范围来看,1806年洪堡创建柏林大学,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德国的大学理念受洪堡影响颇深,非常强调“学术自由”,对学历层次愈高的学生,愈加推崇科学研究,并从各方面试图使学生热爱科学研究,致力于发展科学研究。德国大学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师必须开展科学研究,也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强调“学术自由”,注重学术成就。德国的研究生教育充分

3、体现其高等教育的特点,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是其显著的特点,其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师徒关系: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培养与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作。1.2美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据统计,到1900年为止的一个世纪里,约有1万名左右的美国青年到德国留学,这些留学成功归来的学生对美国早期研究生制度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美国结合其自身特点,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适当干预为辅的开放型高教运行体制,适应性及高度的灵活性、开放性成为其特有的优点。美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如下:第一,为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专

4、业学位的设置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在研究生的选拔上主要考虑其综合素质,以此来考察以后创新能力培养是否有潜质;第三,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鼓励学生多学科或者是跨学科学习;第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视科学研究;第五,社会服务意识很强,注重服务理念的灌输。2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8教育创新应该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教育和教学评价体系与方法的创新、教师素质和要求的创新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等方面。1我国在这些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2.1培养理念在广义文化概念框架下,文化不是与经济、政治、科技、自然活动领域或其

5、他具体对象相并列的一个具体对象,而是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和社会运行各领域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制约和规范着人的行为和社会运行方式的深层的、机理性的东西。2由于我国受历史传统及文化影响,良好的创新氛围尚未形成。我们在思想观念上开放性较低,思想的共容性较差,不易包容新事物,对于新事物、新思想、新理论往往带着抑制情绪去对待,而不是本着“求是”的精神客观的理解,和谐宽容的学术氛围、全民创新的意识都尚需要进一步培养。2.2培养模式8从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来讲,我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进行,初试一般为全国统考,复试一般由各高校依据自身要求自行组织。无论是从招

6、生的形式还是政策来说,现有的招生制度都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基本上各高校招生人数与初试合格人数比在1:1到1:1.2之间,也就是说只要初试过了,复试基本都能通过。初试过于偏重应试能力的考察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察。从研究生培养过程来讲,教育家怀特说过:“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也不在于提供给教师的研究机会,而在于在富于想象的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联合起来,有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动的氛围转化了知识。”3在我国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上,过于偏重基础课和理论课的学习,并且存在与本科课程重复的现象。专业课的学分设置一般

7、只占所有课程总学分的一半,而且相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专业课大同小异,严重影响着研究生创新的知识来源。而且随着研究生人数的扩招,实践导师的安排、实践基地的设置成为各个学校需要解决的难题。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就曾指出,在我国的研究生扩招制度实行以来,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机会明显减少,虽然在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有机会参与科研实践,但是确实在学校和导师的安排之下,没有自主权。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制度3.1国家政策支持《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8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在培养方向上,要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

8、育规律,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