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防疫与管理

奶牛场防疫与管理

ID:6054594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1

奶牛场防疫与管理_第1页
奶牛场防疫与管理_第2页
奶牛场防疫与管理_第3页
奶牛场防疫与管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奶牛场防疫与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奶牛场防疫与管理    近年来,农村奶牛养殖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一些奶牛场(户)主对动物防疫管理认识不到位、抓得不实,致使许多人畜共患传染病,特别是布病和结核病发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牛奶的消费,制约着奶业的发展。    ■ 奶牛防疫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些农村奶牛场防疫条件不符合要求,场址选择不合理,未远离居民区;圈舍多是简易工棚改建,场内未设置产房、隔离圈舍,场外无消毒池,易造成交叉污染;排水设施处理不当,污染环境,给传染病的传播造成机会。    二、奶牛

2、档案管理不规范,奶牛耳标号、乐谱、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免疫接种、疾病诊治、消毒等情况都存于“奶牛档案”中。如果没有健全的档案制度,就不能为奶牛的科学饲养、疾病预防和牛奶质量的评定提供参考依据。    三、对奶牛场的消毒麻痹大意。奶牛场消毒是消灭传染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奶牛场动物防疫管理上难度较大的环节,许多场主容易麻痹大意不能坚持消毒或消毒不彻底,不能有效杀灭传染源,给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埋下隐患。     四、奶牛购运不符合有关程序和规定。有些饲养者不向当地兽医卫生监督所或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门申请,擅自从外地购进奶牛,

3、而且不向畜主索要免疫证明,不进行复检。这种无计划调运加大了引进带病奶牛的可能性,使饲养者得不偿失。    五、对奶牛疫病免疫、“两病”监测和病牛扑杀等工作不予配合。有些奶牛场(户)主只注重发展,而忽视疫病免疫和监测,甚至出现病牛时因怕遭受经济损失而拒绝扑杀处理,结果造成疫病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 怎样搞好奶牛场动物防疫管理    一、要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防范意识。首先要使有关领导认识到动物防疫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防疫工作给予重视和支持;对饲养者,要积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方式,提高他们的防疫意识和防治知识;对消

4、费者,要引导他们改变旧的消费观念,确立纯天然、无公害的健康消费理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加强奶牛场防疫条件审核制度。奶牛场场址、布局、设施必须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场址应修建在居民区下风处,同时避开生物、物理、化学污染源,奶牛场周围环境1000米范围内无动物饲养场、医院、牲畜交易市场、屠宰场;场区整洁,要有必要的产房、隔离圈舍和消毒池等设施。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每年要对奶牛场的防疫条件进行严格审核,符合要求的,方可发给《动物防疫合格证》。    ■ 加强奶牛疫病预防检疫及净化管理    一、预防管理。一是防疫建档。在

5、奶牛耳标编号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登记建档,实行防疫档案化管理。主要包括奶牛照片(或图)、耳标编号、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情况以及品种,系谱、产奶量等。二是预防接种,奶牛场的所有奶牛每年都必须进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诊断性检查,使每头奶牛都能得到有效的免疫保护,防止传染病的发生、蔓延。    二、消毒灭菌。牛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消毒药品要经常更换,浓度要按说明严格配制,运载工具要到指定地点清洗,待干燥后进行彻底消毒。    三、检疫管理。一是严格执行“准调证”制度。凡从外地购进奶牛时,都要执行“事前申请、凭证调进、调回报检、复

6、检进场”的规定。二是认真进行“两病”监测。每年应组织人力、物力,进行两次布病和结核病的监测(春秋各一次)。三是全面实行奶牛健康合格认证。对于“两病”监测合格的奶牛场,应全面推行奶牛健康合格认证,发给其《奶牛群健康登记证》,要严格禁止收购和加工不合格奶牛场的牛奶。    四、净化管理。对检出的患传染病的可疑奶牛,要同健康奶牛群隔离开,进行隔离观察;对阳性奶牛要立即扑杀深埋,圈舍、用具以及活动场地、道路进行彻底消毒,在采取以上措施后,要对圈存健康奶牛进行连续的监测,每两个月一次,连续三次阴性方可作为清净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