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瞻角度探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

从前瞻角度探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

ID:6061254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1

从前瞻角度探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_第1页
从前瞻角度探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_第2页
从前瞻角度探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_第3页
从前瞻角度探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_第4页
从前瞻角度探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前瞻角度探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前瞻角度探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  自从1999年中国政府宣布开始实施“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并鼓励企业向海外发展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的并购案例在数量上和总额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一战略刚刚宣布的2000年,中国企业只进行了7起海外并购,总交易额仅有八千万美元;而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里,中国企业共宣布了329起海外并购业务,其中披露金额的有253起,交易总额约为655亿美元。然而海外并购失败率一直居高不下,维持在60%~70%。问题多出在并购后管理混乱、企业理念冲突、竞争对手与政府阻挠以及一系列其他由于完成并购之后对处不当、或是并购过程中处理不当造成的。必须承认,在海外并购

2、之前正确估计并购风险、并采用可以降低风险的并购方式,较之事后亡羊补牢,更能起到积极效果。本文将集中比较各类海外并购案例的并购方式,并试图论证整体并购与部分并购之间的优劣,以此说明在事先而非事后对并购目标进行考量是现今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海外并购时的短板,对此的补强将大大有利于增加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一、万向集团并购案8中国万向集团创立于1969年,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一流汽车零部件企业。美国舍勒公司是一家老牌万向节制造企业。舍勒成立于1923年,是万向节产业中的元老,曾经手握世界最多的万向节生产专利。在万向集团走向海外的过程中,曾经为舍勒公司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贴牌生产。因为企业老化、管理不

3、善和成本上升,舍勒的规模逐渐萎缩,并濒临倒闭。1995年,舍勒向万向提出以不到两千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自身,并请求万向对其进行并购和整合。在舍勒即将倒闭的时候,美国LSB公司同样对收购舍勒公司产生了兴趣。原本万向与LSB之间会产生竞购冲突,舍勒便可以从中选择出价较高的一边出售自己;但万向和LSB在磋商后发现,双方所需要的部分不仅不同,而且正好互补。合作的结果,便是舍勒被双方拆分收购,各取所需:万向获得了舍勒的品牌、专利和设备,以及舍勒本身所拥有的客户群和市场;LSB获得了工厂厂房和工人。为这次交易万向仅支付了约四十二万美元,较舍勒一开始的近两千万的报价不啻天壤之别。8舍勒是万向十分了解的

4、公司,作为贴牌生产商,万向对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和具体资产的质量都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进行并购自然是事半功倍。这种做法有时候被称为“反向OEM”,也即在做了多年贴牌生产商之后,反过来并购贴上的品牌,凭借多年合作积累的经验迅速消化并购的技术和专利,然后将被并购的产品转移到国内生产,而仍然使用被并购公司旧有的客户渠道和市场,以此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并且减小风险。同时,多年的OEM生产合作等于是对整合后企业内协作的预演,这使得并购之后的整合难度大幅下降。二、北京第一机床厂对德国瓦德里希科堡公司的并购德国瓦德里希科堡机床厂由阿道夫·瓦德里希在1919年创立于德国科堡,曾经是德国机床产业的领头羊。

5、在它的极盛之时,创始人的儿子奥托·瓦德里希在1986年将之出售给美国的因格索尔机床厂。在因格索尔旗下,科堡不仅遭到了大规模裁员,而且不得不和其他两家同属因格索尔的企业生产同样的产品并内部互相竞争,而且决策权完全归于美国母公司所有,科堡的工人对此颇有微词。在2003年年末因格索尔宣布破产之后,北一曾经试图竞标收购科堡,但最后出于自身内部原因和政治因素,北一最后主动中断了竞购过程,而科堡则和同属于因格索尔的兄弟公司瓦德里希西根一起为德国的赫克力斯集团所收购。在这段时间里,赫克力斯集团采取了激烈的整合手段,试图全盘接管科堡:他们剥离了科堡的市场、IT、采购和财务等全部附属部门,而将科堡改造

6、成了没有任何其他职能的、纯粹的加工中心,这引发了双方之间长时间的激烈冲突。由于这种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冲突,再加上2005年年初德国经济严重不景气,科堡的生产和经验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萎缩。在这种情况下,赫克力斯集团决定脱手科堡,并主动联系了曾经参与竞购科堡的北一。82005年11月,北一正式全资收购科堡,获得了科堡的品牌、专利和销售渠道。在并购完成之后,北一追加了三千万欧元的注资,并对科堡实行了放手管理的方式:科堡有权作出绝大多数的决定,只需要每年去一次北京汇报,提交年终总结报告并提出第二年的投资建议和生产计划。而北一的“不与科堡产生经营范围重叠”的决策同样将北一与科堡之间的冲突降到了最

7、低:科堡仍旧做精英化小产量高质量的车床,而交给北一的技术则由北一在中低档市场使用并大规模量产。在并购之后,2008年一年,北一的销售收入较05年并购前增长了145%,而利润则较05年增长了超过800%。在科堡的技术支持下,北一填补了重型机床制造方面的多项空白,尤其是五轴联动叶片加工技术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此领域的封锁,为我国军工业和船舶制造业的自主化生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北一对科堡的并购可以说是近年来少有的成功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范例。在这个范例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