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与聚磷菌争夺碳源 导致A2O总磷超标的调试过程.docx

反硝化与聚磷菌争夺碳源 导致A2O总磷超标的调试过程.docx

ID:60943222

大小:136.1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06

反硝化与聚磷菌争夺碳源 导致A2O总磷超标的调试过程.docx_第1页
反硝化与聚磷菌争夺碳源 导致A2O总磷超标的调试过程.docx_第2页
反硝化与聚磷菌争夺碳源 导致A2O总磷超标的调试过程.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反硝化与聚磷菌争夺碳源 导致A2O总磷超标的调试过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反硝化与聚磷菌争夺碳源导致A2O总磷超标的调试过程!各位同仁,首先允许我介绍下本厂工艺。原工艺为水解酸化+AICS,设计水量4万吨/日,因我厂水质为COD600,氨氮70,总氮90,悬浮物300,BOD240,可生化性尚可(混有30%比例的工业废水,包括两家屠宰场,生物制药,磷酸盐洗涤等等)。图:AICS工艺原工艺缺氧段和沉淀段交替使用,所以缺氧段溶解多数情况下不符合工艺段参数,无法稳定脱氢(缺氧池和沉淀池互用、交替,缺氧池溶解氧常年在0.8-1.5之间)。所以技改为水解酸化+A2O+二沉池。A20池停留参数厌氧段停留1.5小时,缺氧段5.3小时,

2、好氧段7.5小时。整个池子回流倍数5~7倍。不可调回流频率,只能关设备(两台内回流,一台1800方,外回流一台800方)。8年的辛酸和泪水谁懂?就在8月中旬技改好的A2O工艺开始试运行,因为我们有两组AICS池,调试前直接将另一个池子的污泥回流至A2O池,没过20个小时,除悬浮物外全部指标合格。因新建二沉池为矩形,底部吸泥(注意并不是刮泥虹吸为穿管式动力抽泥,吸泥管距池底150mm左右,吸泥效果差,每小时超500m3/h进水就会跑泥。吸得泥呢通过污泥廊道排至污泥回流泵房,在由污泥回流泵房回流至A2O池,这就是进水碳源充足的条件下,还会长时间低负荷运

3、行的原因,刚我说道了回流倍数为5~7倍,但在9月1号那天,进水350m3/h左右,我们的回流全开,所以整个回流为12Q。大家很吃惊吧,是的,8年我第一次接触A2O,进入正题:咳咳。当天污泥浓度4800mg/L,污泥负荷以B0D估算为0.05,这样的低负荷运行其实已经半个月了,在此之前半个月出水都合格,当然TN从15ppm降到了今天的5ppm,TP从0.4ppm升至了1ppm。直至在线超标了,我才意识到,我要开始将这8年的理论开始见习了。其实不用排查整个工艺段氧含量,只要我们多级离心鼓风机不坏,都能保证要求。那就排查丝状菌吧,因为在8月31日,SV3

4、0都在55%,9月1日就是77%了,当我责怪我的化验员不认真时,我自己又做了一遍(4万吨水厂,化验员两人,7月底走了一人,她连轴上到了现在,我们4500元/月的工资,硬是招不上人,但这毕竟是西北地区)。最后,镜检发现丝状菌也没有。好吧,那就是碳源了。他们在互抢(总氮持续下降,总磷持续上升,氨氮已达到了未检出的状态)。增加碳源是不可能的:1、时间上来不及协调,2、会相应增加成本!那就把12Q的回流比降至7Q吧(关掉一组内回流,前面已讲内回流多大)。20小时后,奇迹出现了,出水总氮从5上升到8,总磷从1.0降至0.2。改造完成后第一次精准调整!究其原因

5、,是内回流过大,碳源过多的被反硝化消耗,导致曝气池中碳源减少,使聚磷菌在曝气吸磷里没有充足的碳源参与代谢,导致磷吸收速率和吸磷量的下降,从而使聚磷菌无法有效地吸收细胞外的磷酸盐合成聚磷,最终导致生物除磷能力丧失。根据反硝化效率公式:η=(r+R)/(1+r+R)(式中:R:污泥回流比;r:混合液回流比;),降低A2O回流比,减少了进入反硝化的NOx-N(硝态氮)量,减少了反硝化的碳源消耗。从而降低聚磷菌与反硝化菌对碳源的竞争,为聚磷菌在曝气池中提供充足的碳源,以保证生物除磷对碳源的需求,最终提高了生物除磷的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