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技巧.ppt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技巧.ppt

ID:61053637

大小:232.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1-21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技巧.ppt_第1页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技巧.ppt_第2页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技巧.ppt_第3页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技巧.ppt_第4页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技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技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耳石症手法复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叫壶腹脊顶耳石症,俗称耳石症,是一种阵发性、由头位变动引起的,伴有特征性眼震颤的短暂的发作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前庭疾病。多见于40-60岁的人,女性多于男性。一、耳石症的病因耳石症的病因和耳石器中的耳石滑落有关,由于头部外伤、或者年老局部结构退化,耳石器内的耳石从原来的位置上脱落,移位到了别的平衡结构内,头位变动时,引起眩晕的症状。二、耳石症的症状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后才出现眩晕。旋转性:眩晕具有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转换期:头回到原来位置

2、可再次诱发眩晕。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三、耳石症的诊断耳石症的诊断完全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Dix-Hallpike测试结果阳性。Dix-Hallpike测试:患者坐于检查台上,在检查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一侧偏45°,PC-BPPV者,头转向患侧时经数秒潜伏期后出现短暂眩晕和垂直旋转性震颤,反复试验有疲劳性。上述为典型的临床表现,而有些患者从头位到位置眩晕发作和眼震出现数秒钟的潜伏期。可伴有恶心、呕吐,但一般无听力障碍和耳鸣。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缓解期可无任何不适。四、耳石症的鉴别诊断1、颈性眩晕:发病年龄在

3、40岁以上,反复发作与颈部运动有关,眩晕可伴有耳鸣、头痛、视觉症状、颈神经根受压症状和体征,少数病人发作时出现意识障碍。前庭功能、颈椎X线,TCD检查可发现颈椎病变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血管性眩晕:多发生于老年人,因前庭系统供血不足所致,眩晕可伴有耳鸣、耳聋、视觉症状、肢体麻木、构音困难,CT/MRI/TCD检查可发现脑供血不足等异常。BPPV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法复位及手术治疗。许多学者推荐手法复位。五、耳石症手法复位图示详解手法具体步骤A、让患者纵行坐在床上,检查者扶头,头转向患耳45°,背后放置一枕头以便仰卧时垫肩。B

4、、快速躺下、垫肩,伸颈,头放置在床面,患耳向下,头后仰45°,至少保持这种位置30秒以上,直至眩晕消失。C、将头逐渐转正,继续向对侧转45°,保持头位在30秒以上,在这个位置时,切记不要把患者的头部后垂过低,否则,容易造成耳石脱落到上半管内。具体演示图手法具体步骤D-F、头与躯干同时旋转90°,维持此位置30秒以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头位的旋转不要大于45°,而且,不要抬头过高,否则,可能造成水平半管的位置过低,耳石利用质量下沉到水平半规管内。G、头转向正前方,让患者慢慢坐起,呈头直立位。具体演示图在执行变位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一个步骤的头

5、部所处位置,特别是旋转的角度,这决定着是否将患者的重任半规管(即后半规管)放置在最利于耳石沉降位置,为下一步骤的操作奠定基础。谢谢聆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