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ID:6133189

大小:5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04

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思修期末考试复习材料请对照课本,以课本上的条目和内容为准理解掌握: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6(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继往: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存、发展环境。开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建设现代化的重任,并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2)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三是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大学生去奋斗。当代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得人才

2、。二、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P2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的特征:(1)现实可能性(2)超前性(3)时代性(4)实践性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兵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状态)和精神状态。信念的特征:(1)稳定性(2)执着性(3)多样性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P40(1)含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

3、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2)爱国主义的实质: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3)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号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四、时代精神的内涵P52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4)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五、世界观与人生观P63世界观来源于人的产生和生活实践。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标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中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六、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P65(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据顶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七、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P68(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八、人生价值P72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5、九、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P73十、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十一、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P82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1)平等原则(2)诚信原则(3)宽容原则(4)互助原则 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1)正确认识竞争。在竞争中要有规则意识,要守法守德,要讲风格、讲合作,不能把竞争与合作对立起来。(2)正确认识合作。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是有限的,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3)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和合作的辨证统一。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量的。

6、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十二、道德的起源、道德的功能P90-P91道德的起源: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十三、社会公德及其特点、主要内容P126-P127基本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十四、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P147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十五、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工作时间、工资、试用期等)(重点)工作时间:《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

7、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工资:《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抱国务院备案。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