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doc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doc

ID:61466462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2-0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doc_第1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doc_第2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doc_第3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摘要:创业是拓宽我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从而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从而加快我国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困境;路径选择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现状对高校的要求,也是高校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

2、的就业压力,现有的工作岗位已经难以容纳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因此,提升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富国、强国之策,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刻不容缓。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1.1基础教育削弱了学生的创新能力4(1)应试教育抑制学生的创造力。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当时,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基本上是在被灌输知识,而不是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从应试教育中得不到他们的教育体验。[

3、1]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创新潜力,但是在僵硬死板,唯分数论的教育环境下,取得更好的分数与排名、记到更多的知识,是学生成功的标准,也是学生价值的体现,学生泡在无休无止的题海中才是学生的基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受到了压抑,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不到发挥。并且,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学生接触的课程较少,学习只追求标准答案,这就使得学生不敢挑战权威,不敢创新,只能瑟缩在标准答案的框架之下。(2)教育方式消磨学生的热情。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欠缺多方面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基本上

4、是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这就使得教师成为知识传授者,处于知识教育的权威地位。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一旦学生的个人思考或一些与常规不合的想法出现,教师就可以在权威的地位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批驳,将学生的思考热情与创新激情反复消磨,最终,学生不再质疑教师的权威,不再提出一些新的想法与新的见解,从而让学生不习惯去主动思考,而是慢慢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严重的削弱。1.2高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缺失(1)高校创新文化氛围的缺失。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对创新教育本质上的认识与理解出现缺失

5、或偏差。高校教育者普遍认为,创业教育指的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创办企业。[2]高校师生普遍认为创业是具有丰厚资本与经验的人可以做的事,而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缺乏资本与经验,创业成功的几率非常低。并且,在高校中,没有长期创业文化的沉淀,创业文化氛围不浓郁,并且创业教育没有纳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中,高校创业指标也没有纳入到高校领导考核中,这就造成了高校领导在嘴上说创新教育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排在次要地位,而当高校教学任务紧时,创业教学就可以搁置在一边。[3]此外,在高校教育中,高校教育者普遍重视对理论教学,而轻视

6、学生的实践教学,这与创业教育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形式背道而驰。(2)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高校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型师资缺乏以及教学方式落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创业教育理论体系还未建立,并且,高校创业课程脱离了创业实践,学校没有专业的实践基地,许多创业教学活动基本上只是在课堂中高谈阔论。实践型师资缺乏的情况更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效果,高校由于缺乏经验丰富的教师,高校在安排创业课程时,只能从企业临时调用人员教授创业课程,造成高校创业课程的教学效率低下。

7、[4]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2.1在基础教育体系中渗透创新教育理念4(1)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基础教育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发挥活动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具体做法有:学校利用活动周的时间,开办科技展览、职业教育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开放性的思考,不必苛求学生的必须接受标准答案,而需要让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此外,需要淡化唯分数论、僵硬死板的教

8、育理念与教育环境,让学生形成处处都能成才的意识。[5](2)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教学方式的影响,也受到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影响。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改变入手,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困境。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并将先进的教学理论融入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学生新想法、新理念的评判与干预,而应当给学生相应的指引,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