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试卷A卷.doc

教育学 试卷A卷.doc

ID:61490621

大小: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2-06

教育学 试卷A卷.doc_第1页
教育学 试卷A卷.doc_第2页
教育学 试卷A卷.doc_第3页
教育学 试卷A卷.doc_第4页
教育学 试卷A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 试卷A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期末考试试卷(A)卷(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横线上。)1.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B)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大教育论》D.《教育论》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C)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学记》D.《劝学》3.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B)A.职业教育B.基础教育C.专业教育D.素质教育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D)A.劳动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

2、起源说D.生物起源说5.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是(D)A.文化教育B.制度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D.实验教育学6.强调在教育内容中应大力安排古典文化作品的教育流派是(D)A.实用主义B.结构主义C.自然主义D.永恒主义7.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满足不同年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这阐明了现代教育的(B)A.未来性B.终身性C.生产性D.科学性8.在个体发展中起最后决定作用的是(D)A.遗传因素B.个体因素C.学校因素D.环境因素9.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进行及个体的发展中,学生

3、是学习活动的__,是发展的__(B)A.主宰决定者B.接收者主体C.主导主体D.主人主体10.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这是教育的(B)A.隐性功能B.显性功能C.社会功能D.文化功能11.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的是(A)A.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B.神学教育目的论C.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12.全部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D)A.教育方案B.教育内容C.教育原则D.教育目的13.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布实施的现代学制是(C)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1951年学制14.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教师中心论”的代

4、表人物是(D)A.杜威B.布鲁纳C.苏霍姆林斯基D.赫尔巴特15.在教育过程中究竟形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A)A.教师B.环境C.社会D.学生16.“教有法,而无定法”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A.创造性B.连续性C.示范性D.间接性17.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A)A.学校课程B.校外课程C.省级课程D.家庭课程18.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表现形式是(B)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潜在课程19.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A.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5、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20.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D)A.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C.知识与品德之间的矛盾D.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写在题前的括号内。)(√)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3.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根据是社会本位学说。(×)4.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就是教师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的理论,一是心理起源论,二是劳动起源论

6、。(×)6.教师只要把基础知识讲清楚了,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就会得到发展。(×)7.教学工作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8.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案。(×)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方法。(√)10.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学习上的关心,还体现在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等方面。(√)11.教育方针是国家办教育最集中、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教育工作总的行动纲领。(×)1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现场教学。(√)1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其发展是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向积极方面连续不断的变化过

7、程。(×)14.课程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教科书。(×)15.教学与智育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一致的概念。(√)16.美育不只是艺术课的任务,各科教学中,都应考虑到这一任务的实施。(√)17.教师讲课从头讲到尾则是注入式的表现,课堂上有教师问,也有学生的回答,这就是启发式。(×)18.实践证明,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19.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20.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双重的地位,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三、简答题(共25分)

8、1.德育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