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V迁移的必要性分析.doc

EMV迁移的必要性分析.doc

ID:61502390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2-07

EMV迁移的必要性分析.doc_第1页
EMV迁移的必要性分析.doc_第2页
EMV迁移的必要性分析.doc_第3页
EMV迁移的必要性分析.doc_第4页
EMV迁移的必要性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EMV迁移的必要性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学年论文论文题目:EMV迁移的必要性分析                         学生姓名  许聪     指导教师盛斌奎分院 信息分院    专业名称金融信息班  级 11金融信息班  学  号2013年12月20日EMV迁移的必要性分析摘 要:EMV是Europay、MasterCard、VISA三大国际银行卡组织共同制定的芯片卡规范,是芯片卡与芯片终端之间的交互对话机制。银行卡的EMV迁移是我国不可避免的选择。根据本学期《银行卡业务与系统》课程的相关学习,通过分析国际和国内银行卡EMV迁移背景现状、EMV迁移的优缺点银行卡以及EMV迁移成本、市场需求等

2、迁移制约因素,对其进行相关的必要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银行卡实施EMV迁移的建议,以期待对我国银行卡EMV迁移工作有所裨益。关键词:EMV迁移银行卡迁移成本一、EMV以及EMV迁移的概述EMV是Europay(欧陆卡)、MasterCard(万事达卡)和Visa(维萨)三大国际银行卡组织共同制定的芯片卡规范,是芯片卡与芯片终端之间的交互对话机制[1]。国际组织于1996年发布EMV96标准,2000年发布了EMV20002标准。三大国际银行卡组织于1996年联合制定了银行IC卡在借记、贷记领域应用的统一技术标准,因此磁条卡向芯片卡迁移也称为“EMV迁移”。从全球范围来看,EMV

3、迁移进展不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行动还处于评估与试验阶段,多数国家滞后于国际卡组织的推进步骤。EMV迁移是银行卡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转换的过程,是基于CPUIC卡的金融支付标准,目前已成为公认的框架性标准[1]。其目的是在金融IC卡支付系统中建立卡片和终端接口的统一标准,使得在此体系下所有的卡片和终端能够互通互用,以有效防范诸如制作和使用假信用卡、信用卡欺诈、跨国金融诈骗等各种高科技手段的金融犯罪,并且该技术的采用将大大提高银行卡支付的安全性,减少欺诈行为。二、银行卡EMV迁移的背景现状目前全球已实施或计划迁移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了30个,仅发行国际卡品牌的EMV卡片就近2亿张,布放EMV终

4、端超过200万台。欧洲和亚太区走在全球EMV迁移的前列,其中欧洲全面启动了迁移计划[2]。亚太区也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启动了EMV迁移计划,其中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台湾正在进行全国、全地区性的迁移。在EMV迁移比较成功的欧盟国家,Visa、MasterCard等银行卡机构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银行卡组织通过制定IC智能银行卡标准,以市场化手段与风险管理政策为手段,促使发卡会员机构、收单机构主动实施EMV迁移。然而国内EMV迁移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周边国家EMV迁移的快速发展,银行卡诈骗案件和涉案金额也逐年增大,2005年以来中国的EMV迁移进程明显加快。二、实施EMV迁移的必要性(一

5、)风险管理的需求1.外卡收单风险国内的银行卡收单市场包括外卡收单和内卡收单。如果我国外卡收单不能按时完成EMV迁移改造,国际风险责任转移政策一旦正式实施,受理国外EMV卡所产生的风险责任将全部由国内收单银行承担,国内外卡的收单市场面临极大的政策风险和系统改造压力。2.国际卡伪卡风险随着国际上的银行业纷纷向EMV迁移,伪造已迁移的EMV卡的成本和难度将提高,而未进行EMV迁移的纯磁条卡将成为伪卡集团的主要目标。国内银行发行的可在境外使用的一卡双币(或多币)国际卡将更有可能被伪冒且在境外被冒用。(二)国内市场安全需求央行曾透露估算数据称,中国目前每年银行卡案件涉及金额在1亿元左右,并呈逐年

6、上升趋势。根据一份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共发生433起银行卡账户信息泄露事件,银行卡欺诈金额为1.84亿元人民币。这使EMV迁移的问题再次被提上议程。(三)金融创新需要除了安全更好外,较传统的磁条卡,芯片卡可能更好的支持综合功能和多应用。由于芯片卡存储容量大并具有自我运算的功能,可以在同一张芯片卡上加载具有不同应用的功能,还可以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个芯片集成在一张卡片上,使一张卡同时具有借贷记、电子钱包及小额支付等功能,还可支持个人信息管理、积分和忠诚计划等诸多附加功能。这些可以使发行芯片卡的发卡行更好的拥有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一)防范伪卡欺诈需求实施EMV迁移是防范

7、信用卡欺诈的一种有效措施。磁条卡尽管具有成本低和制作简单的优点,但由于存在许多技术缺陷,导致银行卡巨额欺诈案件不断发生。而IC卡采用的是具有独立运算、加解密和存储能力的CPU芯片,其安全性较磁条卡有相当大的提高[3]。在应用上IC卡与读卡器之间采用可加密的数据通信方式交换数据,具有较强的安全认证机制,大大减少了伪卡犯罪的可能,实施EMV的银行卡被盗比例下降了30%。EMV卡和磁条卡的安全性比较如下表所示:比较内容磁条卡EMV卡技术磁条+SDA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