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口”下留情.doc

对孩子“口”下留情.doc

ID:61547983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27

对孩子“口”下留情.doc_第1页
对孩子“口”下留情.doc_第2页
对孩子“口”下留情.doc_第3页
对孩子“口”下留情.doc_第4页
对孩子“口”下留情.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孩子“口”下留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请对孩子“口下留情” 我在幼儿园了几年,发现每次班上总有几个孩子自称是坏孩子。每当听到孩子哭丧着脸说到这句话时,我内心深处总是感到一阵悲凉。一个人生刚刚起步的天真儿童,怎么这么早就给自己贴上坏字的标记!我认为这种悲剧的最可悲之处,在于制造这种悲剧的成年人,尽管他们多半是由于无知甚至是出于好意。这些是因为父母和我们老师平时夸大孩子的缺点,用激将法可以使孩子幡然悔悟,积极向前,于是坏孩子、笨死了、你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等恶语便不加思考地抛向孩子。可是事与愿违,孩子多数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变得越来越像成人咒骂的那种坏形象了。处于成长

2、期的儿童,明辨是非的能力虽不是很强,但也有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每做一件事,都有自己的理由。因此,当孩子发生问题时,家长应冷静下来,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尊严,给孩子诉说的权利,从诉说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机,然后因势利导把准脉搏,帮助孩子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幼儿的自我认识水平很低,主要是根据别人,尤其是心目中崇拜的老师或父母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这样,上述这些具有权威性的坏评价,就使幼小的孩子深信不疑,并且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不知不觉就按坏孩子的标准行事。在活动中听到一句还行,自己就十分满意,因为我是坏孩子。长期以

3、往假坏孩子就可能变成真坏孩子了。有些家长却没认识到倾听孩子诉说的重要性。孩子一旦有问题,总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孩子所做的一切,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孩子因失去说话的权利或自己的话得不到父母的信任,只好将委屈和不满藏在心底。此时家长失去的不仅是一次深入了解孩子思想活动的机会,更会使孩子产生与父母对抗的心理。倾听孩子的诉说,充分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是一种家教艺术。父母应该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单向的,而应该是互动的,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会信任父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向父母倾诉更能让孩子就此跳出压抑的心境,克服自卑感,增强

4、自信心。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促使他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习惯。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儿子说:你太棒!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爸妈好佩服你啊,他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此时我们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他,培养孩子的自信。在对孩子教育是要以小孩子的立场而言,与其以“不可以这样做”、“不行”等消极的、

5、否定的词句来责备,倒不如改用“该怎么做”、“这么做好不好”等积极的、肯定的口吻,给他明确的行动指示,还比较具有效果。若能用此口吻教育下一代,小孩子也会慢慢懂得应注意的事项,和体会出如何行动才是正确的。当小孩子的言行有所偏差时,母亲若要加以责备,无论用词或身体动作皆要符合做为母亲的身分来责备小孩子,因为在小孩子眼中,父亲与母亲的身分及形象是有差别的,父亲阳刚,母亲阴柔,若母亲于斥责时用了“等你爸爸下班回来之后,再叫他骂你”或“你不听话会被警察叔叔抓去”等偏向男性、阳刚、猛烈的词句反而容易丧失母亲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感。责骂时,

6、也不要说“你真坏”、“真笨,这个也做不好”,而应具体地说“你若不把事情做好的话,就不可以出去玩。      对孩子要口下留情!不成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要使他们有强烈的自信心、进取心。尤其是孩子有不如意的表现时,更要善于寻找孩子的闪光点,激励他继续向前。或许不少的家长现在已经意识到“语言伤害”的严重性,只是苦于无良策应对、缺办法改善。那么,就给大家介绍几点经验吧。  1.在思想上提高重视——“意识决定行为”,而思想认识就是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提高对“语言伤害”的严重性的认识是第一步,它是正确行为的指导方向。如何提

7、高我们的思想认识,相信不少的家长已经从各种媒体上看到过不少良好家教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事例,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但我更建议家长们应该同时多看一些反面报道,即不良家教导致各种问题孩子出现的教训。只有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比较,只有通过经验和教训的碰撞,才能使你在心灵深处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你的脑子里时时敲响着警钟,从而指导着你采取正确的行为。  2.在情绪上保持克制。当孩子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过错时,尤其是在“恨铁不成钢”或“屡教不改”再或是“低级错误”的情况下,家长往往最容易失去对情绪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你采取以

8、下方法试试:在听完孩子的陈述或弄明白事情的缘由后,暂时离开孩子,到其它房间、阳台或厨房等安静处,让自己的思想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个缓冲;在这个过程中,你应该从孩子的立场和角度,把发生的事情想一遍,再体味一下孩子此刻的心情,最后思考一下对策。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情绪会比刚才平静许多,这对接下来的解决问题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