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复习导学案.doc

马说复习导学案.doc

ID:61558184

大小:4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2-28

马说复习导学案.doc_第1页
马说复习导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马说复习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说》复习导学案年级:九年级课型:复习课主备:郭兴华审核:九年级语文备课组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个个具有龙马精神,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一马当先,最终都能马到成功!复习目标:l、背诵课文,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2、理解课文内容。3、理解文章的寓意,体会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和他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复习过程:(一)文学常识积累:1.关于“说”:2.关于韩愈:《马说》的作者,字,是代家。是“”之一。因其世居于昌黎,故又称;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中的《》,《马说》是其中的第篇。(二)背诵课文,识记文言词语1、读准字音祗()槽枥()()石()骈

2、死()策()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背诵课文3、重点词语解释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一食或尽粟一石是马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4、一词多义(1)策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策勋十二转:(2)食一食尽粟一石:食不饱,力不足:食之不能尽其材:(3)其安求其能千里也: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通假字(找出并解释)(1)食马者:(2)才美不外见:(3)不能尽其材:(4)其真无马邪:(三)重点句子翻译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

3、也。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四)、理解文章内容(1)、重点句子的理解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3、描绘千里马的终身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5、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有人说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是:7、文中运用排比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是哪几句?(2)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

4、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五)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1、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七)拓展阅读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5、?”(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1、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选文与课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课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选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