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doc

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doc

ID:61567996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2-28

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doc_第1页
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doc_第2页
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doc_第3页
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叙事: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  教育叙事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教育叙事具有真实性、主动性、及时性和反思性等特点,是校本教研,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形式。近年来,我校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教育叙事活动,帮助每一个教师更好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教育叙事“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是教师最为关注的实际问题。因为存在的事实与从观念形

2、态上揭示这一事实,并不是同一回事;也就是说,把教师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教育教学事件写成教育叙事,决不是“照猫画虎”,简单白描。根据我们的实践,以下两个方面可以作为教育叙事的切人口。  一、从当下“实然”的教育现象入手,通过自我追问“为什么”,以求得理想“应然”的教育状态  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纷繁复杂的,其生活世界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即便是经过缜密构思、万无一失的预设,也会在实践中生成许多预先未曾考虑到的东西。教师要能够适时意识并能准确地判断课堂里发生了什么和正在发生什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

3、实践经验。因此,关注课堂行为的成效,学会观察和描绘课堂行为,对当下状态中的自我进行询问和理性的反思或评析,是教育叙事的主要素材来源。  以下是我校一位教师的教学叙事故事:  让错误美丽起来  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课,学生正在认真地画着4厘米长的线段。我发现班上的“调皮大王”S在抓耳挠腮,看起来很苦恼,就快步来到他面前,盯着他手里的尺,我也明白了一切。  “我早上不小心把尺弄断了。”确实很机灵,赶紧把理由说了出来,当然说这话时他的脸已胀得通红。  望着他手里这把“0”愈度早已消失的断尺,看着他那局促不安的神

4、情,我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说:“昨天刚买的尺到今天却断了,太可惜了。”  听了这话,发现他自在了许多,也许是没挨批评的缘故。  “但是,教师要考考你,能用你手里的尺画出4厘米长的线段吗?”我趁机追问。  他使劲地.点了点头。不满一分钟,就画好了。  过后的学生交流汇报中,我发现只有他的方法是特殊的,而其它学生都是统一的从“0”刻度开始画起。……  很庆幸,对于S的错误,我没有用训斥的方法对待,也意想不到,学生一次偶然的犯错,却成了一种生成性的教学资源。  布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住的”。只有我们

5、以平和的心态理智地看待错误,并辅之以策略的处理,错误,也能美丽起来。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到,教师对教学“实然”所提出的“为什么”,对教师教学事件进行的追忆评析,是教师专业化程度提升的体现。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实践反思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调整教学行为,能够随机应变,不断提高教学效能是教师成功的关键。正是因为教育叙事的“立足点”是教师对实际工作的自我反思,那么此事件应当达成的目的和标准,则成为教育叙事的“着眼点”;而“实然”与“应然”之间的趾离,恰恰是教师新思想和才能的“生长点”。教师叙事正是这一生长点的有效形

6、式和载体。二、从“我”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信念入手,通过自我挑战,以期发现适合于自己的理念或倾向  思想指导行为,人人都是生活的哲学家,任何教师的教学活动通常受他所信奉观念的左右,特别在新一轮课改步步深化的今天,教学时空更为开放,资源形态超越了文本,任何传统的、现在的或未来的观念,不再被理所当然地接受,能否主动澄清和质疑自己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信念,是区别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以下是我校一位一年级教师的教学叙事:  教学片断:  师: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看第115页上的插图,

7、蝈蝈们会说些什么?  生1:蝈蝈看着饿死的伙伴说,如果我们早一点像蚂蚁那样就不会饿死了。  生2:说,我们不应该笑蚂蚁,我们才是傻瓜!  生3:我知道错了,可是后悔来不及了。  师:是啊,夏天只知道享乐的蝈蝈现在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后悔得哭了起来。那你们想想,明年夏天蝈蝈们会怎样做呢?  生1:明年夏天蝈蝈就早一点跟在玛蚁后面去搬粮食了。  生2:明年夏天蝈蝈就不会再贪玩了,要不然又要挨饿了!  生3:明年夏天蝈蝈肯定会接受痛苦的教训,知错就改的。  师:说得太棒了。那你们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想法吗?  

8、生1:我觉得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努力!  生2:我们应该勤劳!  生3:我们不能像蝈蝈一样。  师:那你们能不能说说在学习上应该怎样呢?  生一片茫然。  师:上课时,如果我们也像蝈蝈一样,会怎样呢?  生:会(抓耳挠腮)  师:会不会像蝈蝈一样,平时上课不认真,考试时就后悔来不及了?   (几个人点头)   教后反思:  《蚂蚁和姻烟》这篇童话,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我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在想象练说中明白了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