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索.doc

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索.doc

ID:61583713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2

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索.doc_第1页
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索.doc_第2页
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索.doc_第3页
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的困惑与思索沾化县古城镇中心小学赵汝峰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的困惑与思索自2004年9月,我们沾化县古城镇中心小学从起始年级开始驶入课程改革快车道。我校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实验教师经历了通识培训、学科培训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理论武装,精神抖擞的踏上了新课改的列车。转眼已近两个学年了,实施新课改的情况怎样,遇到什么疑难问题?需要探求何种策略?下面粗浅的谈谈我校实施新课改的现状、疑惑与思索。除却巫山不是云——实施新课改现状篇我校全体实验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两年中,都以极大的热情对待这项

2、宏伟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学校无论是在师资安排上还是在设施配备上,对新课程实施年级都进行了倾斜,可以说我们把精兵强将都选派到课改一线上。但由于种种原因,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小学如履薄冰,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教学现状从我校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课改力度相对不大:部分实验教师没有形成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和教学观;大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学习过程的主体,缺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理念;教师仍受教材条框的束缚,没有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

3、旧模式,不敢越雷池半步,更谈不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了,普遍存在呆板的演出“教案剧”的现象——多数教师仍按预设的教案组织教学,不注重学生的生成情况,课堂共生知识难以得到充分利用。每位实验教师在课下交流时,一说起新课改在体现拓展和灵活使用教材时,可谓头头是道:如: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放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等等。但是一旦转化为课堂教学实际行动时,就仅剩下一层华丽的空壳了。比如简单的改动一下学生的座次就成了合作学习与分组讨论;把“你坐下”改为“你真棒”便成了尊重学生

4、人格、提高学生自信心;不切实际滥用电教手段成了优质课教学模式。凡此种种,肤浅的教学行为成为真切实施新课改的一大障碍。二、师资现状现在农村小学教师大都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尤其是新鲜血液少得可怜,这样就造成了实验教师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偏低。我校4个实验班级(一、二年级各2个),8名实验教师中,年龄超过40周岁的5人,40周岁以下的仅3人(占37.5﹪),实验教师平均年龄39.5岁。实验教师中第一学历师范毕业的1人,仅占12.5﹪。三、设备现状实施“一费制”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有效地杜绝了学校乱收费行为,可

5、是由于目前教育经费的零拨付,农村小学正常的公用经费陷入困境。即使如此,我校除了购置必需的办公、教学用品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外,还多方筹措资金10余万元,于2005年建成一口多媒体教室和12台规模的微机室。可是再也无力添置新的电教设备、教学挂图、课改(音像)资料等教辅设备,实验班级教学设施没有彻底改观,条件相当简陋。为伊消得人憔悴——实施新课改问题篇实施新课改的探索之路漫长,在行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在我们这里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我校现有30名小学教师,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仅有5名教师,第一学历师

6、范毕业的年轻教师也仅有5名,实施新课程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明显不足。在进行校本教研时也只能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很难向纵深发展。创造性、选择性、综合性和均衡性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行为,改革评价方式,并且应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等较高的综合素养。但乡镇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确实难以达到上述要求。二是教学设备不配套。现在农村小学公用经费紧张,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实施。新课改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注重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探究。但由于课改参

7、考资料严重滞后,在农村小学缺少教具和学具,以及必要的电教设备、教学挂图、课改(音像)资料。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是“画饼充饥”,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三是教师观念不够到位。如果说岗前培训是“厚积而薄发”,那么过程培训则是“课改加油站”。但是,实验教师加油、充电的机会太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几乎天天遇到新的问题,教师即使完全吃透在岗前培训中学到的理论,也不可能“一方治百病”。问题成堆,就可能成为不可逾越的屏障,往往造成身披课改外衣,仍行应试教育老路的局面。新课改是一次质的革命,是教育理念的升华,它对课程功能、内容、结构、方式

8、等方面正在尝试着根本性的变革。可对于习惯于“应试教育”以讲授法、题海战术为主要武器的教师们来说,孩童的异想天开和新教材的开放性常常让他们无所适从。教师的观念不到位,教学方法不变革,就无法体现新教材的灵活性,那么,涓涓涌动的泉水,将会蜕变成一潭毫无生气的死水,新课程的目标自然难以达到。吾将上下而求索——实施新课改思索篇直面上述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