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11探究电阻定律.docx

课时分层作业11探究电阻定律.docx

ID:61601588

大小:32.9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03

课时分层作业11探究电阻定律.docx_第1页
课时分层作业11探究电阻定律.docx_第2页
课时分层作业11探究电阻定律.docx_第3页
课时分层作业11探究电阻定律.docx_第4页
课时分层作业11探究电阻定律.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时分层作业11探究电阻定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分层作业(十一)探究电阻定律[基础达标练](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A.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则每段的电阻率都是原来的3B.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纯金属的电阻率比合金的电阻率小D.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C[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一种电学特性,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无关,A选项错.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则相反,B选项错.合金的电阻率比纯金属的电阻率大,C选项对.电阻率大表明材料的导电性能差,不能

2、表明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定大,因为电阻才是反映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而电阻还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D选项错.]2.甲、乙两根异种材料的电阻丝,其长度之比是1∶5,横截面积之比是2∶3,电阻之比是2∶5,外加电压之比是1∶2,则甲、乙两根电阻丝的电阻率之比是()【导学号:69682154】A.2∶3B.3∶4C.4∶3D.8∶3LRSC[根据R=ρ,ρ=L,根据已知条件,电阻率之比为4∶3,故C正确.]S3.如图3-3-9所示,a、b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图3-3-9第1页A.a代表的电阻丝较

3、粗B.b代表的电阻丝较粗C.a电阻丝的阻值小于b电阻丝的阻值D.图线表示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电压成正比LB[b图线的斜率大,表示电阻小,由电阻定律R=ρ,可知b代表的电阻S丝较粗,选项B正确,A、C错误;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无关,选项D错误.]4.将一只阻值为几千欧的电阻R1和一只阻值为千分之几欧的电阻R2串联起来,则总电阻()【导学号:69682155】A.很接近R1且略大于B.很接近R1且略小于C.很接近R2且略小于D.很接近R2且略大于R1R1R1R2A[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R总=R1+R2,故R总接近R1略大于R1,A正确.]5.三个阻值都为1

4、2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不可能为()A.4ΩB.24ΩC.18ΩD.36Ω1B[若三个电阻并联,R总=3R=4Ω;若三个电阻串联,R总=3R=36Ω;若三个电阻混联,即两个电阻并联后和第三个电阻串联,1R总=R+R=12Ω+62Ω=18Ω两.个电阻串联后与第三个电阻并联,R总=2R·R=8Ω.]2R+R6.在如图3-3-10所示的电路中,AB为粗细均匀、长为L的电阻丝,以AB上各点相对A点的电压为纵坐标,各点离A点的距离x为横坐标,则U随x变化的图线应为图乙中的()图3-3-10第2页xA[根据电阻定律,横坐标为x的点与A点之间的电阻R=ρ,这两点间的S

5、x电压U=IR=Iρ(I、ρ、S为定值),故U跟x成正比例关系,选项A正确.]S二、非选择题(14分)7.一根长为0.5m的金属丝,横截面积为3.0mm2,在它两端加上0.15V的电压时,通过金属丝的电流为2.0A,求金属丝的电阻率.【解析】金属丝的电阻R=U=0.15Ω=0.075ΩI2.0由电阻定律LR=ρS-6S0.075×3.0×10得ρ=RL=0.5Ω·m=4.5×10-7Ω·m.【答案】4.5×10-7Ω·m[能力提升练](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把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分别连在两个电路中,甲电阻丝长l,直径为d,

6、乙电阻丝长为2l,直径为2d,要使它们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加在电阻丝上的电压U甲∶U乙应是()【导学号:69682156】A.1∶1B.2∶1C.1∶2D.2∶1LD[根据电阻定律R=ρ,R甲∶R乙=2∶1.S22U甲U乙且=,故U甲∶U乙=R甲∶R乙=2∶1R甲R乙选项D正确.]2.如图3-3-11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10cm,bc=5cm,第3页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1A;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图3-3-11A.4AB.2A11C.2AD.4AA[设将A与B连入电路时,电阻为R1,C与D连入电路时,电阻为R2

7、,金属片厚度为h.L由电阻定律R=ρ得SabbcR1=ρ,R2=ρ,bc·hab·hU所以R1∶R2=4∶1,故由I=R得电流之比I1∶I2=R2∶R1,所以I2=4I1=4A.]3.如图3-3-12所示,R2=R4,理想电压表V1的示数为70V,理想电压表V2的示数为50V,则A、B间的电压为()【导学号:69682157】图3-3-12A.140VB.120VC.100VD.无法计算B[理想电压表所在支路不通,则题图所示电路是四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的是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和R3两端的电压之和.因为R2=R4,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