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课评课稿的写法.doc

关于说课评课稿的写法.doc

ID:61638616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5

关于说课评课稿的写法.doc_第1页
关于说课评课稿的写法.doc_第2页
关于说课评课稿的写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说课评课稿的写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说课评课稿的写法主持人:张伟一篇说课稿,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简析教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   (2)阐述教法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好学习,这是教法问题。教学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写说课稿时应简要地说明:  ①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  ②具体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理由;  ③所用的教具、学具。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根据教材特点选用几种不同才教法结合使用,可

2、增强教学效果。 (3)指导学法  学法包括“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拟定时应突出地说明:  ①学法指导的重点及依据;  ②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  ③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概说教学程序  这部分内容实际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但要与流水账式的条款罗列区别开,既要有具体步骤安排,又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阐述融会其中。拟定时应科学地阐述:  ①课前预习准备情况;  ②完整的教学程序(主要是:怎

3、样铺垫、如何导入、新课怎样进行、练习设计安排、如何小结、时间如何支配、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  ③扼要说明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  ④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  ⑤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法指导的落实;  ⑥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在撰写时应重点讲清楚每个环节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还要做到前后呼应,使前三个方面内容落实到实处。  (5)教学效果分析  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深广度的估计,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状况的估计。

4、二、说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  2、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3、说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  4、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1/3—1/4的时间。  5、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杂志上的内容。 6、注意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

5、使说课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层次水平。  7、注意避免过分表现“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 8、语气得体、简练准确。  9、说出特点、说出风格。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10、说课与评课结合。说课者固然要充分准备,听说者、看课者也要作一定的准备,评才有发言权,评才能评到点子上,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才能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组织教师广泛开展以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写课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是在现有情况和条件下,提高教师业务

6、素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把精力放在备课、讲课的研究上,对于说课、评课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那么,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层次清楚、表达流畅、用理有据的“说课稿”或“评课稿”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关于说课稿的写法在校内开展的教研活动中,说课侧重在“说”;在竞赛活动中,为了便于组织,公平评判,侧重在“写”。形式不同,内容一样。说课稿与教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的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说课虽也包含教案中

7、的精要部分,更主要的是要说出教师在备课中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程序等方面的理论依据,即说课不仅要精要地说出“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具体阐述“为什么这样教”。因此,在写说课稿时,不论写哪一部分,都要牢牢地把握住三个要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一般说来,说课稿的行文格式分四大块,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现分述如下:(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即本课或章节在本单元教材、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它一般分三层表述:(1)知识目标

8、;(2)能力目标(包括学法目标);(3)思想教育目标。目标制定要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切忌如学习生字、新词等空泛的表述,而要具体到哪一个字,哪一个词,如果较多,可列举2—3个后用“等”字打住。3.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在表述上可重合,亦可分开,但要明确两点:其一,重点可能是难点,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其二,教学重点确定后,必须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4.教材的处理。主要指教材内容的取舍和重点的选择。要说清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