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减负的论文.doc

有关减负的论文.doc

ID:61645369

大小:3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05

有关减负的论文.doc_第1页
有关减负的论文.doc_第2页
有关减负的论文.doc_第3页
有关减负的论文.doc_第4页
有关减负的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减负的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外作业布置初探杨娟利 现在好多媒体,学校都在大谈减负,说中小学生有过重的课业负担,做作业要做到深夜,但我认为小学存在这种情况不多的,好多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存在“一刀切”和缺少自主性这种情况较普遍,作业过于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及重复的训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巩固”一直成为机械强化的代名词,于是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幌子下,教师简单硬性给学生布置成堆的课外作业,必然会有许多学生做“无用功”而造成课业负担过重,反过来说,负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再大的量也不是负担,如果你不感兴趣的话

2、,再小的量也是一个负担。减负中规定小学中高段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30分,这样一算,数学课外作业最多只有15分钟可以布置。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呢?我认为关键是课外作业布置初探杨娟利 现在好多媒体,学校都在大谈减负,说中小学生有过重的课业负担,做作业要做到深夜,但我认为小学存在这种情况不多的,好多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存在“一刀切”和缺少自主性这种情况较普遍,作业过于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及重复的训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巩固”一直成为机械强化的代名词,于是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的幌子下,教师简单硬性给学生布置成堆的课外作业,必然会有许多学生做“无用功”而造成课业负担过重,反过来说,负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再大的量也不是负担,如果你不感兴趣的话,再小的量也是一个负担。减负中规定小学中高段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30分,这样一算,数学课外作业最多只有15分钟可以布置。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呢?我认为关键是课外作业布置初探杨娟利 现在好多媒体,学校都在大谈减负,说中小学生有过重的课业负担,做作业要做到深夜,但我认为小学存在这种情况不多的,好多

4、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存在“一刀切”和缺少自主性这种情况较普遍,作业过于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及重复的训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巩固”一直成为机械强化的代名词,于是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幌子下,教师简单硬性给学生布置成堆的课外作业,必然会有许多学生做“无用功”而造成课业负担过重,反过来说,负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再大的量也不是负担,如果你不感兴趣的话,再小的量也是一个负担。减负中规定小学中高段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30分,这样一算,数学课外作业最多只有15分钟可以布置。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

5、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呢?我认为关键是课外作业布置初探杨娟利 现在好多媒体,学校都在大谈减负,说中小学生有过重的课业负担,做作业要做到深夜,但我认为小学存在这种情况不多的,好多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存在“一刀切”和缺少自主性这种情况较普遍,作业过于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及重复的训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巩固”一直成为机械强化的代名词,于是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幌子下,教师简单硬性给学生布置成堆的课外作业,必然会有许多学生做“无用功”而造成课业负担过重,反过来说,负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你感兴

6、趣的话,再大的量也不是负担,如果你不感兴趣的话,再小的量也是一个负担。减负中规定小学中高段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30分,这样一算,数学课外作业最多只有15分钟可以布置。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呢?我认为关键是老师如何精心设计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对课外作业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设计趣味型课外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尤其对小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

7、的兴趣,就会有强烈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来设计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  1、内容设计体现趣味性  内容是课外作业的核心,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易到难,循序渐进。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单一的计算,把数学的计算作业设计成猜作业,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或者和爸妈一起猜)培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如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退位加减法,为了巩固知识点,把计算变成有趣的猜数游戏,如:14+9=23,可以这样猜:我比14大9,我是谁

8、?还可以继续变换成:我比23小9?我再加上14就是23?我还差9就是23?一种算式便有好多种方法来变换。每天我都让学生回到家里出几道这样的算题,第二天到学校后考考你的同位,这样的猜数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连思维能力稍差的同学,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除了猜数,我们还进行了猜年龄、猜吃的、玩的、用的东西,这里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很多数学知识。这种猜数内容的方法可以在家庭中猜,也可以在同伴间进行。  例如,在学习“元、角、分”之前,我告诉学生,明天我们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