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锦瑟》诗意还原教学.docx

李商隐《锦瑟》诗意还原教学.docx

ID:61735095

大小:71.3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11

李商隐《锦瑟》诗意还原教学.docx_第1页
李商隐《锦瑟》诗意还原教学.docx_第2页
李商隐《锦瑟》诗意还原教学.docx_第3页
李商隐《锦瑟》诗意还原教学.docx_第4页
李商隐《锦瑟》诗意还原教学.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商隐《锦瑟》诗意还原教学.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商隐《锦瑟》诗意还原教学李商隐的无题诗所涉及的对象难以确定,表现的情事也极为概括。教学设想“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的《锦瑟》诗篇,一直引得历代诗家纷纭众说,而人教版的教参则以为:有些内容“无须讨论”,诗中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其语近乎虚无了。难解并不等于无解,笔者的这篇教案设计试图进行诗意还原,探求诗人本心。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创作2.参与诗意多元解读3.还原导学探求本心学法引导1.讲析诵读议论结合2.反证法还原法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近代人梁启超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

2、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学生诵读诗篇二遍,思考并尝试回答“写什么”的问题。二、作者生平创作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少孤,十七岁便以文才见知于令狐楚引为幕府巡官,25岁时,得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的奖誉,中了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自此,李

3、商隐便被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旋涡。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被人排挤,潦倒终身。真可谓“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尝开”。李商隐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唐人韦在《才调集》中说李商隐诗:“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叶燮《原诗》称:“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补订本)里称:“《锦瑟》一篇,借比兴之绝妙好词,究风骚之甚深密旨,而一唱

4、三叹,遗音远籁,亦吾国此体绝群超伦者也。”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的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大多是典丽精工,深沉婉转,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三、诗意多元解读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这首七律,宋元以来,一直引得历代诗家的纷纭众说,有的以为是歌咏瑟声的“适、怨、清、和”的音乐意境(苏轼);有的以为是为一个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情歌;有的以为是诗人悼念亡妻的挽歌(朱鹤龄);也有的以为是诗人回顾反

5、思平生遭际怀才不遇之作(何焯)。而人教版的教参则以为有些内容“无须讨论”,诗中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其语近乎虚无了。(略陈几种说法,引导学生思考、求证)观点一:深悼亡妻首联为“景”,看到素女弹五十弦瑟而触景生情;次联为比“喻”,借庄周化蝶,杜鹃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三联为“幻”,珍珠为之落泪,美玉为之忧伤;末联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思考、反证:一)“庄周化蝶”比喻妻子的死亡,这种说法恰当吗?二)三联为“幻”的看法是否牵强?三)末联言“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与诗人写此篇目的有自相矛盾的嫌疑吗?(学生讨论、反

6、馈)观点二:自伤身世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比喻人生之五十年华;次联为“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三联为“转”,以明珠美玉比喻自己的才能;末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何焯在《李义山诗集辑评》中说:“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思考、反证:(一)“次联为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的解释是否合理?(二)“‘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的理解是否有胶柱鼓瑟的嫌疑?(学生讨论,反馈)四

7、、诗意迷离探源四个典故出处:(一)“庄生”句,《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二)“望帝”句,《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至春则啼,闻者凄恻。”(三)“珠有泪”,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四)“玉生烟”,《安志》:“田山在安南三十里,其山玉,亦名玉山。”又《困学》卷一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叔家之景,如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另《古今志》:

8、“瑟之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思考、:本的旨意,代家众,莫衷一是,是于上述四个典故寓意的理解有。同学是怎理解的呢?(学生各抒己)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