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案中图版.doc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案中图版.doc

ID:62038185

大小:1.1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4-16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案中图版.doc_第1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案中图版.doc_第2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案中图版.doc_第3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案中图版.doc_第4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案中图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案中图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标准第1讲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考纲考情核心素养思维导图[考纲展示]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考情分析]结合现实案例辅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1.综合思维:以区域图或文字材料为命题素材,重点考查区域的生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2.人地协调观:不同的生态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不同,对人类的影响也有差异,因此需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04页考点一 水土流失的治理1.区域可持续发展(1)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

2、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3)生态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4)水土流失地区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13-/13标准2.黄土高原位置及X围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4.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3-/13标准读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示意图,回答问题。(1)三大措施措施A固沟B护坡C保塬工程

3、措施(见效快)打坝建库(贮水拦沙)修筑梯田(拦蓄坡面径流)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生物措施(治根本)植树种草封坡育林育草营造护田林网技术措施(是关键)采用喷灌、滴灌技术,选育良种,轮作套种,深耕改土等(2)小流域综合治理1.为何黄河在下游地区成为“地上河”,且易发生洪涝灾害?-13-/13标准提示:由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加大,当携带泥沙的河水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时,随着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降淤积,使河道淤浅而容量减小,河道阻塞。黄河下游因河床不断抬高而形成著名的“地上河”。“地上河”全靠人工筑堤束水,每当洪水季节,容易溃堤泛

4、滥,引发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1)自然原因: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类型及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条件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率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径流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就越弱,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人为原因:在黄土高原地区易引发水土流失的自然前提下,长期的人类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人

5、类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原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过度樵采破坏森林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受侵蚀露天开矿、滥挖窑洞开矿、挖窑洞,破坏了植被,使土壤抗侵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13-/13标准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造成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考法 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有效对策(2018·高考某某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命题点睛:

6、高考常常会运用逆向思维的命题方法。本题以植树的结果“小老头树”为切入点,逆向反推,增加了试题的迷惑性和难度。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

7、的不良结果。(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解析:第(1)题,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第(2)题,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主要作用是防治水土流失。“小老头树”-13-/13标准的存在说明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第(3)题,根据前面两题的提示,本题主要从因地制宜、人地

8、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在生态脆弱区,尤其要注意尊重规律,减少人为干预。答案:(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