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ppt.ppt

最新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ppt.ppt

ID:62125158

大小:1.35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1-04-17

最新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1)学习目标了解常见心律失常的治疗熟悉室速、室扑、室颤、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的心电图特点掌握利多卡因、可达龙药物的使用和除颤仪的使用。窦性心律与窦性心律失常1、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①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波,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即P波在I、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②P-R间期>0.12s;③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规定为60-100次/min。2、窦性停搏: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在一段时间内窦房结停止发放激动,心电图上见规则的P-P间距中突然出现P波脱落,形成长P-P间距,且长P-P间距与正常P-P间距不成倍数关系。窦性停

2、搏后常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窦性停搏并交界性逸搏治疗无症状者可定期随访,暂时不需要治疗。心律缓慢伴有症状者,应用起搏器治疗。期前收缩(房性、室性、)描述期前收缩时常用的概念:代偿间歇: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1、房性期前收缩:①期前出现的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②P′-R间期常>0.12s;③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波之间的间距小于正常P-P间据的2倍。④部分P′-R间期可延长;如异位P′后无QRS-T波,则为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有时P′波下传心室引起QRS波群增宽变形,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称为

3、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3、室性期前收缩:①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相关的P波;②期前出现的QRS形态宽大畸形,时限常>0.12s,T波方向多与QRS主波方向相反;③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治疗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是否影响心排血量、发展为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决定治疗原则。无器质性心脏病,多数不需要治疗;伴随症状者解除顾虑的基础上使用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频繁发作、症状明显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四联律2、室性心动过速:频率多在140–220次/分,节律可稍不齐;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常>0.12s;P波与Q

4、RS波群无固定关系(房室分离);偶尔心房激动夺获心室或发生心室融合波。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急性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同步电复律稳定→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达龙、利多卡因)→(无效)同步电复律利多卡因.药动学静脉注射后,1min起效,5min作用达高峰,经肝代谢,肾排出。静脉注射每次用50mg-125mg,无效时在5-10min后重复,维持剂量1-4mg/kg适应症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不良反应不良反应(1)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欣快感,失定向、意识模糊、视力障碍、耳鸣、肌肉颤动、肌肉麻木、眩晕、嗜睡。大剂量时可出现呼吸中枢抑制、昏迷或惊厥,(2)心血管系统不良

5、反应:低血压,大剂量可引起易受损心肌的抑制,也可引起房室阻滞和心动过缓胺碘酮Ⅲ类抗心率失常药物主要的电生理效应---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口服吸收慢,4-6h发挥作用,7天作用达高峰,本品消除缓慢,血浆半衰期5-7天,有的达28天。静脉注射后几分钟到一小时分布到全身。2-5mg/kg缓慢静脉注射(10--15min)作用室速、室颤:对于室性心动过速,胺碘酮不仅能有效终止心律失常,还能预防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猝死的发生率禁忌症过敏者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失常心肌病患者慎用不良反应1)甲状腺功能失常:甲亢或甲减2)心血管系统: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各种传导阻滞、Q-T

6、间期延长3)眼不良反应:角膜微粒沉积和视晕现象4)皮肤光敏感和变色反应:红斑、肿胀、灼热,轻者变黑,重者呈深蓝色不良反应5)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头痛、噩梦、震颤、共济失调6)间质性肺泡炎、肺纤维化。7)消化系统:恶心、胃肠道不适、便秘等8)其他:静脉炎、用葡萄糖稀释、配伍禁忌治疗慢性期的处理1、药物2、射频消融术3、外科的手术治疗4、ICD植入术3、扑动与颤动(1)心房扑动与颤动心房扑动:正常P波消失,代之连续的大锯齿状扑动波(F波),在I、III、aVF导联比较清晰。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多在250–350次/分,大多不能全部下传,而以固定房室比例(2:1或

7、4:1)下传,故心室律规则。QRS波群多不增宽。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正常P波消失,代之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颤动波(f波),通常以V1导联最明显;f波频率为350–60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QRS波群一般不增宽,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除外。心律失常(2)心室扑动与颤动心室扑动:无正常QRS-T波,代之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200–250次/分。心室颤动: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均齐的低小波,频率200–500次/分。心室扑动心室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