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

目标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

ID:6213724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6

目标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_第1页
目标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_第2页
目标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_第3页
目标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_第4页
目标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目标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目标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  摘要:在众多的激励理论中,目标激励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有着非常强的指导和应用意义。本文对目标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条件、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目标激励理论;高职;学生管理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由于高职院校在生源基础、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特殊性,使其学生教育管理呈现出了相对的独特性。教育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秩序,促进和引导学生朝着培养方案中的教育目标前进,

2、需要拥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尤其是激励能力才能实现。一、激励的含义著名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曾说:激励是应用于动力、愿望、需要、祝愿以及类似力量的整个类别。我们可以把激励看成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感觉的需要出发,由此引起要求或要追求的目标,这便出现一种紧张感,引起为实现目标的行动,最后达到目标满足要求。8上述论断中谈到的激励,对于学校管理而言,就是指教育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教育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它包括动机、需要、外部刺激、行为四个要素。二、目标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美

3、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在1967年提出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这种使需要转化为动机,再由动机支配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目标激励。三、影响目标激励理论效果的主要因素目标激励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但激励效果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目标的有效性、目标承诺和自我效能感。1.目标的有效性要使目标产生激励效果,首先要保证目标的

4、有效性。有效的目标应该具有三个特征:①目标必须明确。明确的目标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期望,使学生更清楚该怎么做,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完成目标。②目标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比一个容易完成的目标更能使学生积极付出努力。研究发现,当学生有完成目标的能力且具有目标承诺时,目标越有挑战性,激励的效果越好。8③目标必须被学生认可。只有学生认可的目标才会付出努力,否则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反感。2.目标承诺目标承诺是指学生自觉地阻止目标的改变,下定决心努力达成既定目标的程度和决心,它是实现管理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

5、。3.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目标所进行的推测和判断,即个人对自己胜任工作的信心。自我效能感越高,其行为效率越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相反。四、目标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1.了解学生真正的需要是目标激励理论应用的前提在实践操作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教育者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学生并不会认为重要。那是因为教育者并不了解学生真正的需要。激励理论非常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激励的过程:第①阶段是通过创设特定的外部条件来引发学生的需要,并使之转化为行为动机,从而产生行为意向

6、的过程。该阶段实施激励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学生未满足的发展需要的意识程度,并有效地向学生展示可以满足其需要的相应的目的物。所以,了解学生真正的需要,是激励有效发生的基础。8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这些需要互相联系,并按照重要性和先后次序排列成一个呈金字塔排列需要层次体系。在实践操作中,可以采取各种手段了解学生真正的需要:(1)了解家庭情况法,这种方式直接、有效、效率高;(2)谈心法,这种方式以学

7、生对教师的信任为前提,结果准确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3)周记反馈法,让学生对某些特定问题进行周记反馈,从文字中了解学生的需要;(4)观察法,教师观察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各种反应,推导学生的需要;(5)他人评价法,教师通过他人对学生的评价,判断学生的需要;(6)问卷调查法,通过特定的问卷了解学生的需要,这种方法经济、效率高,但准确性需要时间检验。2.设置有效的目标是目标激励理论应用的核心目标激励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其效果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目标是否有效成为关键。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由于

8、生源素质基础的原因,需要在设置有效的目标过程中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实践操作中,可采取如下方法进行:(1)规划整体目标教育者应根据培养方案,结合班集体的实8际情况,分阶段、分学期确立近期、中期、远期的系列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教研团队和学生,三者都需要参与其中。辅导员开展诸如“就业形势分析讲座”,教研团队开展诸如“行业需求发展讲座”,学生开展诸如“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活动”,将三者变成规划整体目标有机整体。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让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