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循环、低碳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究

绿色、循环、低碳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究

ID:6214298

大小:3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06

绿色、循环、低碳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究_第1页
绿色、循环、低碳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究_第2页
绿色、循环、低碳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究_第3页
绿色、循环、低碳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究_第4页
绿色、循环、低碳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色、循环、低碳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绿色、循环、低碳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我国的城镇化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长期以来,我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是建立在对水土能矿等资源的大量消耗基础之上,由此导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同时,缺乏总体规划和布局的发展导致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水源短缺、能源紧张等问题突出。(一

2、)快速扩张,城市资源大量消耗一是水资源短缺。目前,在全国654座城市中,已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城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11二是土地资源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2000—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36.22%提高到51.27%,提高了15.1%,年均提高1.37个百分点;而同期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2439平方公里扩大到43603.2平方公里,扩大了94.3%,年均扩大6.2%,土地城镇化速度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从土地承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数据对比

3、来看,我国城镇人均建设面积130平方米,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83.3平方米,发达国家仅为82.4平方米。另外,从产值集约度来看,我国内陆最发达的城市北京、上海地均GDP仅约为东京、香港的1/9—1/18。三是大拆大建造成资源极度浪费。以住宅为例,我国住宅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远低于英国124年、美国74年的平均寿命水平。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每年达到5.7亿吨。钢铁年消耗量超过10亿吨,对外依存度持续保持在60%的水平。2010年我国水泥消费量为18.51亿吨,是2004年消费量的两倍,水泥生产近20亿吨,约占

4、全世界水泥产量的59%。我国的钢铁、水泥单位GDP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二)大量排放,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的废水、废气排放是我国污染程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2008年年底,仅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废水排放量就占全国的59.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47.5%,二氧化硫排放量占49.4%,氮氧化物排放量占55%,烟尘排放量占44.8%。一是空气污染严重。目前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呈现出从工业源向生活源转化的趋势。以北京市的空气污染为例,PM2.5是造成北京市能见度降低的主要污染物,而这一污染物首要来源是

5、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贡献了22%以上的比重。11二是碳排放居高不下。以2007年全国GDP排名前一百位城市为例,利用城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的脱钩模型可以得到,100个城市里面强脱钩的仅有8个,弱脱钩的共15个,扩张连接的33个,扩张负脱钩的44个。扩展连接和扩张负脱钩意味着城市经济的增长与碳排放紧密相关,并且高速的经济增长会同步带来更高额的碳排放。当前,经济的发展仍是城市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大规模的碳排放仍将继续。三是垃圾围城问题突出。截至2010年,中国内地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垃圾总量居世界首位。其中,

6、在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2/3陷入垃圾“包围圈”,有1/4的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而小城镇周围农药、化肥及农膜的使用产生的“白色污染”、村镇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50%的乡镇工业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中小城镇及周边环境。二、建设紧凑型城市,促进城市集约发展11当前,我国城镇化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城市的快速扩张和低密度蔓延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空间的失控。我国虽然幅员广阔,但是约60%的国土面积属于生态脆弱地区,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城镇开发,人多地少、

7、耕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的农田人均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摊大饼、蔓延式的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也不符合我国国情。近年来西方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是“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城镇化率为51.27%,城镇人口为6.9亿,未来城镇化率如果达到70%,那么还需要增加3亿城镇人口,再加上目前2.5亿虽然统计到城镇人口中但实际上未真正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工,那么至少还有5.5亿农业转移人口要进城。如果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计算,则还需要增加5.5万平方公

8、里的城市建设用地。而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已经接近18亿亩红线。因此,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只有选择建设紧凑型城市,选择走集约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一)科学规划,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集聚促进城市集约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规划的管理,引导地方进行科学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要根据城市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