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肥西县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ID:6214987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7

肥西县民生问题调研报告_第1页
肥西县民生问题调研报告_第2页
肥西县民生问题调研报告_第3页
肥西县民生问题调研报告_第4页
肥西县民生问题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肥西县民生问题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肥西县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摘要:近年来,民生主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肥西县民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笔者深入调研了我县民生问题形成的原因,并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度建设,突出政府主导等方面,探讨了解决我县民生问题的建议。关键词:肥西县;民生问题;原因;建议中图分类号:F1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肥西县民生问题的现状“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就是“人民的生计”。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

2、,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从其原本的意义上说,民生问题主要是百姓的生活生存问题,比如: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应当说,民生问题首先表现为社会问题、经济问题。9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出现“民生”这一词汇。民生问题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求真务实,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造福祉的最直接、最生动、最现实的体现。按照民生优先、富民惠民的政策取向,党的十八大继续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全面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

3、高度重视,是对“民生改善”的再动员、再部署。2005年,安徽省全面免除了农业税,肥西县相继又推行了一系列惠农、惠民政策,使生活在基层的百姓纷纷得到了实惠。在农村,税收的减免不但免除了农民负担,还能够拿到种粮补贴;另外国家为年满60岁的农村老人办理农村养老保险,使他们也可以拿到养老金。在城镇,我县为广大百姓办理合作医疗保险,使他们在县城住院可以报销60%以上的医药费,大大的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推广,使广大百姓购房不在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这些惠民政策的推出,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9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全

4、力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目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连续五年在合肥市年终评比中处于领先位次。2012年,肥西县共实施了35项民生工程,各级投入资金54333万元,其中县配套8050万元。政策性补助类项目资金全部发放、支付到位,工程类1231个项目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全市民生工程工作会议上被授予”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杰出奖”荣誉称号,连续五年受到市政府表彰。我县民生工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目前还存在诸多民生问题:贫富两极分化、城乡差距加大、生存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得不关注的焦点。重视民生,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是事关改

5、革发展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问题。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二、肥西民生问题形成的原因2012年3月、6月、9月我校调研组分3次,历时3个月,分别对肥西县山南镇洪桥村、紫蓬镇农兴村、三河镇木兰村,就我县民生问题进行了调研,发现形成我县民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历史性成因我县一直都比较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一方面在宏观上实行“高积累”政策,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在微观上又否定个人争取自身利益的正当性,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思路出现偏差。某些民生问题还因政府实施的政策

6、导向所致。如农民收入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改革开放前,国家通过剪刀差的方式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导致的。(二)结构性成因9我县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和生态发展之间呈现出结构失衡的状态,即经济发展快,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相对缓慢,政治发展明显滞后。这使得我县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制度、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最终都以民生问题的形式凸显出来。一、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县长期施行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优先支持城市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相对来说,对广大农村的重视和投入却较少。畸形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人为地把社会成员摆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生存与

7、发展的起点上,而且由于制度、习惯的刚性使这种不平等具有了一种难以打破的平稳态势,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自我内循环。二、民众利益表达机制不畅。公共政策制定及实施时,如果弱势群体对其受损利益,缺乏正常的利益表达机制,就会引发一系列民生问题。三、民生政策的短缺。一方面,民生政策的缺失或不到位,是出现大量社会问题进而导致民生问题的重要根源。另一方面,民生政策的执行存在梗阻现象。职能部门和利益集团谋取自身利益,干部民生政绩观念的缺失等都会导致政策的执行障碍。(三)变迁性成因9这是我县当前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县的民生问题与社会变迁有着必然的联系。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社

8、会结构因素长期并存,引起社会结构的震荡及不稳定,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