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docx

ID:62202807

大小:63.7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4-2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docx_第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docx_第2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docx_第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docx_第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据此,

2、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二、考试范围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日地关系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1/1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经纬网及其意义。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

3、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形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4)宇宙探测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2.大气(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

4、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3)大气降水降水的时间变化。2/1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4)天气、气候与人类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5)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3.海洋(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洋流。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2)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3)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4.陆地(1)陆地的组成要素和地壳变动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3/1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

6、3)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5.地图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第二部分人文地理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1)农业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4/12(2)工业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2.

7、人口与环境(1)人口的再生产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市。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2)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3)人口素质与环境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4)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聚落的形成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5/12(2)城市的区位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3)城市化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过程

8、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4)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城市的合理规划。4.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