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花瓶》的大班美术教案.docx

《美丽的花瓶》的大班美术教案.docx

ID:62215831

大小:6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21

《美丽的花瓶》的大班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美丽的花瓶》的大班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美丽的花瓶》的大班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美丽的花瓶》的大班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美丽的花瓶》的大班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丽的花瓶》的大班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丽的花瓶》的大班美术教案1.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并在瓶子上表现青花图案。2.尝试用剪、贴、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3.体验创作带给自己的成功感。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并在瓶子上表现青花图案。尝试用剪、贴、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1.一些青花瓷器,青花瓶ppt,教师范例步骤图,背景音乐。2.白色、蓝色油画棒,彩色卡纸,浆糊,抹布,棉签,白纸,剪刀,黑色签字笔。1.出示青花瓷器,请幼儿观察这些瓷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教师:“今天老师

2、带来了一些瓷器,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瓷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教师小结:这些瓷器都是白色底子,上面有蓝色图案。这种白底蓝色的瓷器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花瓷。为什么叫青花瓷呢?是因为古代人把蓝色叫做青,他们又觉得这种瓷器像花儿一样美,所以叫青花瓷。青花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瓷器。1.教师:“青花瓷的物品有很多,有青花盘、青花缸、青花碗、青花盆、青花瓶等,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青花瓶的图片,一起来欣赏。”2.幼儿观看ppt,引导幼儿先欣赏青花瓶的形状,然后欣赏青花瓶的花纹。3.教师小结,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教师:“我

3、们欣赏的这些青花瓶的形状都不一样,上面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瓶颈和瓶底上都是用小一些的花纹进行装饰,而瓶肚上的图案比较大,有的画了美丽的花朵在比美,有的画了神气活现的龙在飞舞,有的画了孩子们在玩耍做游戏。每一个青花瓶都是那么漂亮,那么让人喜爱,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个青花瓶呢?”1.先用蓝色油画棒在白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形状,设计的瓶子要画的大一些。2.用蓝色油画棒给瓶子装饰花纹,瓶颈和瓶底可以选用小一些的花纹,瓶肚上的图案可以画的大一些。3.用白色油画棒在花瓶的空白处图上白色,白色和蓝色融合在一起,能表现出颜

4、色的深浅变化。4.把设计好的青花瓶沿着边线剪下来,贴到彩色卡纸上。5.用黑色签字笔在卡纸上添上台布。1.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与众不同的瓶子形状并大胆装饰。2.提醒幼儿在装饰中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让画面不显得单调。1.把幼儿的作品张贴起来。2.引导幼儿说一说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喜欢作品的什么地方。1.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兴趣。活动开始,教师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明地提出要求:请幼儿仔细观察瓷器,寻找这些瓷器的相同点。幼儿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积极寻找相同点。当幼儿发现相同点后,教师进行小结,提升幼儿的经验。在教师

5、的小结中,幼儿不仅再次巩固了青花瓷的相同点,而且了解了青花瓷命名的缘由,知道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对青花瓷再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面的环节中,幼儿观看ppt、自己创作设计、共同欣赏作品,兴趣一直伴随着幼儿。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参与活动的,课堂气氛活跃,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2.丰富感性经验,巧妙化解难点。在制作ppt时,教师选择的青花瓶范例就考虑到了形状和上面的图案花纹。范例上的青花瓶有的上面粗,下面细;有的像个葫芦形;有的瓶口细、瓶肚粗。瓶上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通过欣赏,幼儿就发现瓶

6、口和瓶底的花纹多选用小一些连续纹样的图案来装饰,而瓶肚上则选用一幅完整的画面来装饰。有的选用了植物、有的选用了动物,还有的选用了人物。教师示范时选用了图示法,既缩短了教师当堂示范的时间,又让幼儿对操作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又让幼儿欣赏了教师的创作。这些感性经验的获得,巧妙地化解了活动的重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之中完成了自己的创作。3.展示幼儿作品,提供交流机会。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就把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进行展

7、览,请先完成的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幼儿都完成后,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孩子们畅所欲言,有一个孩子说最喜欢自己创作的作品,因为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而自己设计的青花瓶的台布上有__的图案,__是中国的国旗,所以自己很喜欢,他的回答赢得了伙伴们的掌声。在欣赏作品中,幼儿还发现装饰的图案不仅要有线条,还要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来装饰,这样装饰出来的作品不单调,比较大气。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中幼儿都得到了提高。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