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ID:62254999

大小:17.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23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现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型经济能够带动新产业的开发,优化产业结构,是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是最具有创新性和活力的群体,大学生的未来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大学生创业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高校创业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针对高校创业教育寻求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2、;对策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创业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1967年设置创业教育的百森商学院,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已日臻成熟。Drucker(1985)指出,创业本身与个体基因无关,是一门可以教授的学科。创业教育可以培养个体的创造力、创新力、冒险精神以及计划、管理一个项目使其达成目标的能力。已有研究显示,创业教育可以改善和提高个体创业质量,对于成功创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即使个体不选择自主创业而是选择就业,他们在接受创业教育之后习得的一系列创业知识和创业基本技能,也可以帮助其在工作中做出独特的、具有创新和创

3、造力的贡献。已有调查显示,在美国表现最优秀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有80%的创业者接受过创业教育[1]。创业教育有助于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发展和强化创业文化,提高社会经济中创新的层次,从而推进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因此,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孵化器,对社会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家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1998年清华大学发起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上海复旦大学开始尝试将学生创业教育融入教学中,华东师大尝试开设了“创业

4、教育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为本科生开设了“科技创业”的课程等。此后,创业教育在高校内形成了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为重点的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创业教育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创业教育方式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为重点的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创业教育方式。尽管创业教育在高校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总体上来看,我国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在诸多方面仍需完善、丰富和发展。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课程设置弹性有限  国内全日制高校学制一般为3―5年,实行年级管理

5、,一学年修不到一定学分,就面临着降级或退学(虽实行弹性学制,但没有取消修业年限的规定,使得弹性局限在两年之内,非常有限),加上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开设时间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基本上没有自主选择的弹性时间。  (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比重较低  近年来为扶持大学生创业,高校纷纷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但由于新课程的设置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所以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数量较少,所占总体的比重较低,并且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由于设立了学习人数、学习学生的专业以及授课期数等限制因素,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创业理论的学习和创业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需求。  (三)

6、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据不完全调查,全国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希望接受创业教育,大学生如此高的学习需求要求高校建立拥有高学历和经验资深的教师队伍。但实际上,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多由管理学院等相关学院教师及辅导员(教师和辅导员多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职,缺乏实践经验)担任,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创业技巧的传授和培训,忽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2],并且存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现象,这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  (四)创业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普通高校对创业教育课程的考核形式单一,考核方式以笔试考试和盖

7、章表格为主,笔试考试记忆性知识所占比较较高,且偏重于教材;盖章表格流于形式,未能对大学生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在此类创业教育课程考核方式下,对创业教育课程的质量以及创业课程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效果等内容进行考核评价存在较大难度。  (五)高校创业扶持经费有限  国家将有限的高校创业扶持经费大部分投向了“985”和“211”院校,许多高校促进大学生创业所需的经费多来自于自筹经费(学费等),有限的经费仅能设立有限的基金和建设有限的创业园区,部分高校甚至无法为本校学生提供创业场地。  三、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改革高

8、校教育体制  参考发达国家高校日臻成熟的完全学分制,明确高校的主要责任是教育教学,学校不对学生在休学或保留学籍期间发生的行为负责,从而减轻高校教育改革的负担;将高校考核人才的标准从总学分制向人才培养方案倾斜,按照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标准,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