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辞典】情境领导模式.docx

【管理辞典】情境领导模式.docx

ID:62483366

大小:12.7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5-09

【管理辞典】情境领导模式.docx_第1页
【管理辞典】情境领导模式.docx_第2页
【管理辞典】情境领导模式.docx_第3页
【管理辞典】情境领导模式.docx_第4页
【管理辞典】情境领导模式.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辞典】情境领导模式.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管理辞典】情境领导模式情境领导模式(SituationalLeadershipmodel),又称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leadershiptheory,简称SLT)、情景领导理论。情境领导模式的概念保罗•赫塞(PaulHersey)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式”理论。1969年,他编著了《情境领导》教科书,该书被翻译成14种文字,销量达百万册。之后,赫塞博士又组织了“领导力研究中心”,不断深入研究并完善该理论。“情境领导模式”理论认为我们在领导和管理公司或团队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要随着情况和

2、环境的改变及员工的不同,而改变我们领导和管理的方式。“情境领导”模式:在领导和管理公司或团队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要随着情况和环境的改变及员工的不同,而改变领导和管理的方式。管理的重点在于领导者自身。“情境领导模式”一经提出即受到了企业界的大力追捧,热度一直持续到今天,在近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肯尼思•布兰查德提出了升级版的情境领导H,令这一管理模式更适合现代企业的运用。此理论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西方企业的广泛关注。1975年,保罗•赫塞创立了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推出情境领导培训课程。30多年来,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千万的职业经

3、理人接受过情境领导课程培训。该课程更成为GE、爱立信、摩托罗拉、IBM、微软、通用汽车等公司的高级经理人的常年必选课程;此课程引入国内后我们为一些大企业做了培训,反映效果良好,大家觉得确实能学到一些方便实用的领导方法。赫塞-布兰查得的情境领导理论的基本假设与逻辑结构PaulHersey和KennethBlanchard开发的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leadshiptheory)认为:①领导的效能取决于下属(或雇员)接纳领导者的程度。无论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如何、领导行为如何,其效果最终是由下属的现实行为决定的。②领导者所处

4、的情境是随着下属的工作能力和意愿水平而变化的。下属的技能、能力与意愿水平是非均质的、多样化的;下属不愿意工作,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技能和能力,或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③领导者应对下属的特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根据下属的具体特征确定适宜的领导风格。例如,对于能力不足或缺乏自信的下属与对于技术熟练、工作能力强而且充满自信心的下属采取不同的领导风格。因此,这一理论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成熟度:对下属特征的考察成熟度(Maturity)是对下属特征的一个度量。赫塞和布兰查德将其定义为: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的能力和意愿。它包括两

5、个要素:①工作成熟度,包括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成熟度高的下属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经验丰富,能够不需要他人指导而独立完成工作任务。②心理成熟度,指一个人做某事的意愿和动机。心理成熟度高的下属自信心强,工作积极主动。他们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主要靠内部动机的激励。下属的发展阶段要由两方面来看:工作能力——在从事某一特定目标或任务时,部属所展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工作意愿——针对特定目标或任务时,部属的积极性与信心。个体成长的四个阶段赫塞和布兰查德将下属的成熟度划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类型(或阶段):第一阶段:为

6、R1“没能力,没意愿并不安”的阶段;下属缺乏执行某项任务的技能和能力,不胜任工作;而且,他们又不情愿去执行任务,缺乏自信心和积极性。第二阶段:为R2“没能力,有意愿或自信”;下属目前还缺乏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技能和能力,但他们愿意执行必要的工作任务,具有积极性。第三阶段:为R3“有能力,没意愿或不安”;下属有较高的工作技能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但他们却不愿意干领导希望他们做的工作。第四阶段:为R4“有能力,有意愿并自信”;下属既有能力又有很高的工作意愿。这四个连续的阶段实际上是反映了一个雇员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当一个人刚刚接手一项

7、陌生的工作时,出现第一种情况是很普遍的:他往往感觉自己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尴尬地位。当他对工作的性质和基本内容获得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他接着就会产生一种很快适应和胜任工作的愿望一一在这个阶段,他虽然还缺乏必要的能力,但会积极主动地去提高自己。在第三个阶段,一个人在长期的工作中获得了能力与经验,他因此也拥有了一定的资本。这时,他可能会提出一些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要求,寻求广泛的参与机会,试图在参与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并得到组织或上级的肯定。如果这些愿望得不到满足,他会深深陷入一种挫折感之中。当然,如果这些愿望得到满

8、足,他会更加努力和主动地工作。不过,这时他可能产生更高的要求(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属于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试图控制局面,试图获得独立决策和行动的机会。情境领导的四种类型领导行为的两个维度:与菲德勒的分析方法基本相同。在分析领导风格时赫塞和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