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升序》练习.docx

《送东阳马升序》练习.docx

ID:62758429

大小:8.9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5-23

《送东阳马升序》练习.docx_第1页
《送东阳马升序》练习.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升序》练习.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送东阳马升序练习一基础练习1、为下列字注音。①嗜学()②逾约_()③俟()④叱咄()⑤皲裂丄⑥媵人()⑦竈()⑧缊袍()衾二「绮(—)臭(—)—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⑤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弗之怠()援疑质理()()3、作者认为自己“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用文中原话)。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①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生皆被绮绣。二、按原文填空⑴

2、描写读书之难的句子。①②③⑵写自己从师之难的句子:嗜学的结果是:⑶写自己求学之艰的:①衣:②食:③住:④行:⑷文中说明作者不辞辛苦,求师助学的原因是①②③文末最能概括求学经历的句子是:⑸()冰坚()然若神人德()望尊()疑质理遇其()()足肤()裂负()()()以()拥()()袍()衣弗之()(6)①揭示作者小时候就很勤奋的句子是:②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到“:③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到“”*.、、*亠.、、/•-八匕、I—t二文学常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朝代)文学家

3、。他的散文清新简洁,行文善于变化,思想也比较深刻。朱元璋称他是“”,刘基赞许他“”,四方学者称他“”。宋濂与、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本文节选自〈〈》,这里“序”的意思是。四对联题1(根据文章内容和下列所给的词语属对)上联:昔日宋景濂下联:2、传说,有一位一贯看不起文官的武官和一位一贯看不起武官的文官,碰巧在一次宴会上坐到一起。武官就借行酒令出一了个对联的上联刁难文官:“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文官听出了武官对联中的弦外之音,马上对出下联作答:“八音齐奏,笛清难比萧和。“这副对联中包含了四个历史人物

4、的姓名,对联中包含的文官有:;武官有:他们的言外之意是:3、作者并不因衣食住行的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生活补充出所缺下联。上联:负箧曳屣求师苦;下联:上联:腹馁袍敝行深谷求师;下联:上联:寒冬巨谷中负箧曳屣;下联:上联:负箧曳屣入深山求师;下联:四、翻译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④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⑤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五、你觉得“先达”对“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谈谈你的理解.六、请写出你所积累的有关勤奋刻苦的名言警句。(最少三组)七、结合课文,谈谈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那些学习秘诀?八写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什么作者要写同舍生的豪华衣饰?九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谈谈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十作者从那三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十一从文中可以看出,明代太学生有哪些优越的学习条件?十二■•全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十三作者写作此“序”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是

6、什么?十四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十五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十六•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十七“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他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