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厚”与“薄”-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docx

文章的“厚”与“薄”-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docx

ID:62934694

大小:12.4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7-05

文章的“厚”与“薄”-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docx_第1页
文章的“厚”与“薄”-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文章的“厚”与“薄”-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章的“厚”与“薄”

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读书作文,人生之大事。读书是一个由薄到厚,再由厚及薄的过程。其实,写文章也有厚薄之说。文章的厚薄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意境厚重与单薄;二是指文章的长短。是写厚,还是写薄,各有评说。文章意境该厚还是该薄,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有过一段论述。袁枚以诗歌为例,认为其既可以写得厚重,也可以写得单薄些,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最终要以恰到好处为标准。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袁枚举例两个事物:狐狸皮做的外套,以厚实为贵;鲨鱼皮纺的丝,以轻薄为贵。又以一物佐证:刀背以厚为

3、贵,刀锋以薄为贵。进而发出了"厚的不肯定宝贵,薄的不肯定低贱'的感慨。最终,他列举了杜甫之诗厚重、李白之文单薄,李商隐之诗厚重、温庭筠之文单薄,但都是名家,进一步改善了厚薄要恰到好处的观点。关于恰到好处的才智,古人早就有论述。《论语先进》曰:"过犹不及。'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描写"东家之子'的美:"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生悲。'《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

4、则腹入于矫枉过正之检。'古人这些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描述,都在强调凡事要"恰到好处',过了,就可能要出错了。这里的"过'可以理解为没有把握好分寸,在事情的拿捏上出了问题。再来谈谈文章长短的问题。文章就长短而言,多数人主见少而精。"少'就是篇幅短小,"精'就是精确。俗语说:"药灵丸不大,棋妙子无多。'道理虽懂,不少人还是喜爱写长文章。___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批判冗长的文章,比方为"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是不是文章文字越少越好呢?也不尽然。文章意思通达,就不要多写了。假如文字太少,不足以通达

5、,就不合适了。比如宋子京在修纂《唐书》时,想把它编得简略些,硬生生删除了很多句子,几乎导致文字不通顺。文章长短的标准应当是字数虽多但不能再删除,字数虽少但无法再添加,也就是恰到好处了。【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全部,如有侵权请准时联系我们删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