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生态研究》

《剧作生态研究》

ID:6420853

大小:6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13

《剧作生态研究》_第1页
《剧作生态研究》_第2页
《剧作生态研究》_第3页
《剧作生态研究》_第4页
《剧作生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剧作生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剧作生态研究》课程性质:选修课主要内容:本课程以影视、话剧剧作生产流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实际操作中的项目案例,介绍剧作从创意开始,经过一系列论证、评估、创作、修改等过程确定剧作最终成型的复杂过程,介绍目前市场常用的编剧遴选、协议签署、创作过程动态管理方式等状况,结合一定的课堂练习,力求使学生了解商业运作中剧作的通行管理方式,为他们进入剧作生产领域作好准备。选用教材:《电视与银幕写作——从创意到签约》,[美]理查德·A·布鲁姆,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参考书目:《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

2、控制的系统方法》,[美]HaroldKerzner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刘燕南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电视剧的投资与营销》,张华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戏剧管理》,路海波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京剧音乐概论》课程性质:戏剧戏曲学选修课教学主要内容:本课程为面向导演、表演、音乐剧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以京剧音乐(含唱腔、锣鼓、各类乐曲)为主体的戏曲音乐常识,

3、基本掌握基础的知识,为更好地从事自己的专业作必要的准备。要求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抓住要点,开动脑筋,结合自己专业的学习和艺术实践,思考并尝试如何很好的继承、学习我国的京剧为代表的丰厚戏曲遗产和文化,运用于自己的各种创作中。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鼓励学生将本课程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创作实践中。作业要求:掌握基础理论,相关知识的基础框架与概念,结合个人的专业,开拓思路,开阔视野,为创作实践而用。选用教材:《京剧唱腔基础》杨晓辉《京剧器乐简介》杨晓辉《京剧锣鼓》杨晓辉编著(校内教材)参考书目:《京

4、剧流派》,董维贤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版《戏曲音乐史》,海震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梨园声韵学》,何佩森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版课程《艺术心理学》一、课程性质:艺术学选修课二、课程内容及目标:从专业出发回应艺术创造主体对心理世界创造过程的认知和把握需要,因此是通向艺术的津梁;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艺术创造主体即艺术家的心理创造活动的机制和创造的学习,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创作主体心理的差异性、丰富性、复杂性,进而提高学生对艺术创作心理把握的自觉,为艺术创作提供自我认识的理论指南。三、

5、教学特点:本课程的教学能够联系实际,以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分析为实证,因此,要求学生阅读与课程的进度内容相关的中外艺术作品,同时结合学生的创作实践进行分析。四、课程规划:课程分“艺术的生命性和心灵性”、“艺术才能与天才”、“认识你自己——个性与遗传”、“认识你自己——艺术家的童年时代”、“艺术创作心理的四大动力:灵感、直觉”、“艺术创作心理四大动力:无意识,想象”、“艺术家的心理体验”、“艺术家的体验与审美的生成”等十五讲,涉及艺术心理学认知及审美的各个方面,富含理论思辨及具体实例。五、考查方式:论

6、文《当代戏剧创作论》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面对当代,面对实践,理性全面地认识中国戏剧在近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与发展的现状,从而确立新的戏剧观念,通晓全局,明确座标,看清路向,成为合乎时代需求的戏剧文化精英人才。二、教学基本要求:以当代人文意识与现代戏剧审美理想为标尺,重新梳理中国戏剧发展史,在回溯与展望中,夯实对中国戏剧在各个发展时期、各个艺术门类创作的基本认识和评价,进而准确认识当下的戏剧生态环境。因此,必读必看的传统戏剧代表作——尤其上世纪一百年间中国戏剧创作的重要作品;必读必看的当代戏剧代表

7、作——尤其近30年来新时期中国戏剧创作的重要作品;要求有一定的了解、认识与评价。与此同时,积极关注当前戏剧,走向剧场,走向剧团,走向实践,积累感性知识与创作经验。三、课程内容:课程分为九次专题,每次专题涉及一个相关戏剧美学、创作学的方面,紧密围绕当代戏剧创作的共同主题,结合包括本人参与创作的戏剧作品实例,理论联系实践,实践证明理论,虚实兼备,散点透视。专题内容包括《当代戏剧创作生态》、《戏剧创作的文学意识》、《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的创作》、《戏曲剧本的创作》、《名著的名剧的改编》、《“悲剧”与

8、“苦戏”》、《编剧和导演的双向磨合》、《完成你的代表作》等。四、课程的难点和重点:难点是更新观念,重点亦是观念更新。一般而言,要想取得当下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制胜权,关键是站上支撑创作与研究观念的制高点。本课程不仅仅止于知识的绍介,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引起思索及思辩。因此,集中精力,解放思想,活跃课堂气氛,同学间的互动、讨论乃至争辩,均显得十分必要。五、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实践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作品、观摩演出;二是在课程结束时完成一篇有关戏剧观念的论文。观摩演出机动掌握。论文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