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3058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25
《《隐私与隐私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隐私与隐私权》教学设计主讲教师:任建青教学时间:2012.10.19教育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2.培养自尊的意识和尊重他人的意识。二、能力目标1.能具有正确地辨别隐私与非隐私的能力。2.能自主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事例。三、知识目标1.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2.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课标要求:属“我与他人关系”中“交往的品德”和“权利与义务”。这部分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2、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教学重点: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验感悟;案例分析、讨论法。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板课题,明确主题:隐私与隐私权。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学习“隐私与隐私权”这一主题。2.深入学习之前,我们先搞一个小测试,看看大家对“隐私与隐私权”这部分内容了解多少。(学生完成《学案》一题或自主表达)。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一)自主活动体验探究:人人有隐私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自主提出问题:5(学生自读课文,进行分点标注,完成《学案》
3、二题并作答,师板书)2.学练结合,加深理解。(学生完成《学案》三题并作答)共同归纳:“隐”的含义就是不愿为人所知;“私”就是纯个人私事,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我们从字面上就可以完整地理解“隐私”的涵义。3.朗读感悟:(学生齐读隐私的意义,加深理解。)4.辩一辩:“隐私就是丑事”对吗?(学生辩论,教师点评)结论:不是。保护隐私是文明进步的标志,违法缺德的事才是丑事。5.举一反三练习:学案一题中哪些内容属于丑事?(学生自主回答)(二)小组自主学习探究: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大家齐读课文正文部分,做好两件事情:1.在这部分内容中,你能基于课文提出几个问题,把问题写在你们小组的
4、黑板上(或说一说)。(生谁有谁写,要求有序号、写整齐)。2.生生、师生讨论互动,解决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条理,并进行综合评价。师板书(略)。3.学理论案:①先自读课文小栏目、相关链接的补充知识,解决课文48页第二个案例。(学生作答,生师点评)②然后学生齐读课文50页正文和相关链接的补充知识点,解决课文49页案例。(学生作答,生师点评)小节:我们要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未满10周岁的学生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家长作为法定监护人可以代拆,但也应保护儿童的隐私权。老师不是法定监护人,私拆儿童的信件是违法的。③分析48页案
5、例一,师补充知识:公众人物的年收入媒体可以公布,是合法的,因为公众人物的收入涉及社会分配和纳税问题,不属于隐私。(三)教师的学法指导1.学习中要善于将教材问题化,即学会基于教材提炼问题。2.学习中要注意文中的关键词,即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3.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学理论案5,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学以致用,认真践行,做行动的楷模。三、师生小结,共同感悟我们要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加强自己的隐私意识,保护自己隐私权的同时,做到不传播、不造谣,不伤害别人,更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四、课后练习,理论践行请大家调查身边发生的侵犯隐私权的现象,并思考有效地解决办法。(《学案》第五题
6、)。附板书:隐私和隐私权隐:不愿为人所知1.涵义有隐私私:纯个人私事①私人信息2.内容②个人私事隐私③私人领域和3.意义:隐私权4.隐私≠丑事生活安宁心灵的家1.涵义:依法—私人信息保密↓隐私权2.意义:课后反思:本节教学面对的是生疏的农村学生,据该校老师介绍生源较差,没有接触学生的机会,没有预习环节,不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表现出教师调动学生自主性、调控课堂的综合能力和学科教学的专业素养与扎实功底。为了圆满地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我遵照学生“学理——论案——践行”的认知规律,依托学案教学作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学案中的“课前小测试”找准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知起点,使教学具有针
7、对性;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学案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当堂理解掌握重点知识;实施案例分析教学,落实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原则,使学生感受到思品知识的实用性;要求学生基于课文提出问题,生生互动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点拨,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创设了充分的时空,且让学生养成了将教材问题化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其驾驭课文、理解课文的阅读能力;5简洁明了的板书设计引领了学生抓住关键词捕捉信息、理解课文的有效学法;“小辩论”环节的设置提高了学生的思辩能力;随机的德育教育有痕而无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