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

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

ID:6560702

大小:5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18

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_第1页
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_第2页
资源描述:

《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根据4月下旬天气忽冷忽热情况,水稻苗期管理建议如下:一、苗床温度管理1、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棚内温度在28—30℃,最适温度25℃,3叶期保持20—23℃,最低温度不低于10℃。在4月19日左右育苗的农户,由于播种后气温下降,气温在8—10℃,夜间气温偏低,应采取大棚内开点灯或点烧稻壳等措施增温,小棚育苗的要在棚外面盖稻草或防寒被等措施增温,确保达到秧苗各叶龄所需的最低温度指标,使稻种在苗床上能正常生长发育。2苗床通风管理:在水稻出苗绿化后,就要接掉地膜,棚内外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接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

2、吸收慢,意造成秧苗生理失水。接地膜后就可以进行小通风,根据棚内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通风达到各叶龄最低温度界限,要及时闭棚。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炼苗时间相应延长,尤其在2.5叶期,温度不得超过25℃,高于25℃,要通风降温,防止出现早穗现象。在3叶期以后逐渐大通风,棚内外温度接近一致,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不用覆膜,等待插秧。二、苗床水分管理1在浇透底水的情况下,原则上在2叶前尽量不要浇水,以后浇苗床水要做到三看:一看早晚叶尖有无露珠;二看中午高温时新展开的叶片是否卷曲;三看苗床土表面是否发白。如果早、晚叶片不吐水,午间新展开叶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应把一上午晒温的水一次交足、

3、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更不要冷水灌床,会导致冷水僵苗,影响稻苗生长发育。2、尽量做到旱育壮苗,水长苗,旱长根,要想秧苗盘根好,必须控制苗床水分。秧苗只有在旱育状态下才能促进根系发育,特别是在插秧前2—3天,最好不要浇水使秧苗根部保持旱育。如果秧苗在插前盘根不好,可在插秧前1—2天应用生根剂,每667平方米用0.3—0.5克兑水浇灌稻苗根部,可使水稻秧苗发根多、白根少、根细长,盘根好。三、控制秧苗徒长,矮化促蘖培育壮苗关健是控制徒长,壮家宝壮秧济具有促进分蘖的作用,能提高秧苗叶绿素含量,增强酶的活性,利于代谢,增强抗旱、抗寒能力。壮苗标准:秧龄30-35天,叶龄3-3.5

4、叶,苗高12-14厘米,单苗根数9-11条,茎粗2.5-3毫米,百株干重3-3.5克,带蘖率30%以上。四、预防水稻苗期立枯病、青枯病根据4月下旬忽冷忽热的天气状况,容易发生苗期病害。1、水稻立枯病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所以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2、立枯病是真菌性病害,因发病时期的不同可分为芽腐、基腐和黄枯3种类型。青枯病是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三叶期以后,叶片发青,叶尖无水珠,打卷,心叶卷筒状,严重时稻苗整株死亡。3、防治办法:(1)、立

5、枯病防治,做好种子和床土消毒,控制好苗床的温度和湿度,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的抗病力。立枯病在秧苗发病时,用育苗清水剂,每袋(90ml)喷施120—160平方米。(2)、青枯病的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播种量,采用大中棚育苗,苗床要高出地面50cm;提倡应用隔离层育苗,可提高地温;通风炼苗时应注意大棚开口下方用编织物等挡住,避免风大直接导致青枯。青枯病发生比较轻时,移栽到本田会自行得到缓解;发病比较重时,灌水上床,待叶片展开后,立即把水排出;严重发病时用瑞苗青水剂,每平方米喷施1毫升,即可治愈。五、插秧前做到“三带”,实行健身栽培在插秧前,应做好秧苗“三带”工作,一带土,

6、能保证插秧质量,有利于秧苗快速返青成活;二带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铵150克,然后浇水洗苗,能促进根系发育;三带药,每100平方米苗床用4克艾美乐兑水喷苗床预防潜叶蝇,同时喷施75%三环唑或天丰素1500倍液健身栽培。提倡早整地、早插秧,早插秧1天,可抢得活动积温20℃以上,有利于水稻在霜前成熟。洪亮农资电话:0451—5739547313100950600水稻栽培技术查看图表项目插秧期始蘖期分蘖期盛蘖期分蘖末期幼穗分化生育转换拔节期低温敏感减数分裂期孕穗期50﹪抽穗齐穗期株/㎡达到计划茎数﹪停蘖杨花30﹪60﹪80﹪100﹪叶龄3.5叶4叶5叶6叶7叶7.5叶8叶9叶

7、9.5叶10叶11叶日期31/55/610/615/620/622/625/62/75/79/712/716/722/725/72/8水层护苗水护苗水浅水3cm浅水5cm浅水3cm停水晒苗湿0cm浅水3cm浅水3cm深水深水晒苗浅水水层3-5cm施肥蘖肥穗肥施药灭潜叶蝇防细菌病防稻瘟病防稻瘟病1蘖肥四叶扬,盛蘖猛劲长。蘖肥五杨叶,稍晚不影响。蘖肥刘扬叶,分蘖帮倒忙。2主茎拔节期蘖茎已达三片叶,稀密适宜肥水充足均为有效分蘖。3蘖以氮为主,粒以钾为主,氮、磷、钾、硅中微量元素科学配置缺一不可。4氮大必贪青,磷多地发硬,要想产量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