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清代 廉政文化

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清代 廉政文化

ID:66077553

大小:15.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9-23

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清代 廉政文化_第1页
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清代 廉政文化_第2页
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清代 廉政文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清代 廉政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代廉政文化特点清代廉政文化清代廉政文化特点本文关键词:清代,廉政文化清代廉政文化特点本文简介:本篇论文目录导航: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1.缺乏一贯的刚性  清代的廉政文化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一贯的刚性。清代建国之初,历任皇帝都会大规模整顿吏治,打击腐败力度非常之大,官员的清廉程度也非常之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打击腐败的力度逐渐减弱,官员贪污之风盛行,许多反腐措施也形同虚设,官僚体制腐败异常。官吏对百姓刻薄严峻,阶级矛盾的激化与放纵官吏虐民关系极大,绵延至清代乾隆、嘉庆两朝的白莲教起义就是集中体现。连仁宗自

2、己也承认:此等教匪滋事,皆由地方官激成。大臣尹壮图的奏章也说到:吏治日见澄清,贼匪自然消灭。可惜,政府并没能真正把百姓的利益置于首位,最终没能逃脱历史的怪圈,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之下,走向.。  2.以高级官吏为主要关注点  清代统治者结合前代的经验,对各级官员考察廉洁的重点放在.大臣和地方督抚等高层官员身上,认为他们是使各级官员保持廉洁的关键。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对吏部的谕旨中指出了当时吏治问题上的六大弊端,并指出纠正这些弊端,首先要依靠大臣的廉洁和督抚的清正。康熙帝对于高级官吏在廉政方面的重要性一直有着清

3、醒的认识,他说:大臣廉则总督巡抚有所畏惮,不敢枉法以行私,总督巡抚正则下属官吏操守自洁。兵民依赖,全在将吏,而将吏表率,惟督抚提镇是视。诚使督抚提镇实能正己澄源,则所属守职奉公,禄足自赡,必无消兵民之事。  这项措施,被康熙以后的统治者们一直沿用,以致许多高级官员纷纷落马。这种政策,有力地打击了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但是,高级官吏往往掌握重权,彼此包庇。长期的人情文化使得人治往往取代法治,法律措施显得苍白无力,常常大打折扣,徇私枉法的情况也就难免。  3.对传统儒学的僵化吸收影响到了廉政文化的建设  清代

4、廉政文化尽管内容丰富,但在传统封建主义思想的统治下很难有大的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传统儒学观念的僵化吸收。清初虽倡导儒学,但又多次大兴文字狱,使得文化与政治之间被活生生地割裂开,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清朝皇帝突出强调官员的忠,清官廉吏的标准更多的是以忠君为上,清廉爱民只是忠君的一种外在表现罢了。因此,贪赃枉法的官吏被治罪主要是因为不忠于皇帝,即奸佞之臣.比如嘉庆年间的王伸汉一案中,李毓昌前往调查,山阳知县王伸汉行贿不成,便在饯行的酒中下毒杀了李毓昌。结案后,嘉庆帝表扬了李毓昌,但不是因为清廉自律,而是因为

5、他忠于皇帝。再比如嘉庆帝惩办和珅,主要的罪名是他擅权跋扈,借太上皇的名义干预朝政。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直接影响到廉政标准和措施的施行,贪污官吏只要表现出忠心,皇帝就可以网开一面,不再深入追究,以至于影响到了人们对于贪污廉洁的鉴别标准和认识。返回本篇论文导航返回本篇论文导航《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