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清凉》教学设计

《烈日下的清凉》教学设计

ID:66508140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2-31

《烈日下的清凉》教学设计_第1页
《烈日下的清凉》教学设计_第2页
《烈日下的清凉》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烈日下的清凉》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骄阳下的一朵清凉之花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性美的力量,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体谅底层劳动者的美。引发学生对人性美的向往和追求。(二)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力、鉴赏力和尊重体谅、他人的能力。(三)知识:掌握阅读的基本知识及技能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力、鉴赏力和尊重体谅、他人的能力。教学准备:1、搜集能够激发阅读潜能的方法,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知识储备】  了解小小说的文体特点。  小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

2、体裁。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是小小说的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了解小小说的有关常识,在阅读和欣赏的时候,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

3、表现及语言的运用都有帮助。  【阅读方法】  从三要素入手阅读分析小小说  1.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第二,要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形象。①着重分析人物的肖像变化和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②分析人物语言,要抓住最能表现其性格的语言。③抓住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动作。④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三,要抓住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注意分析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比较把握人物形象。  2.分析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用来交待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分析环境描写,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

4、,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第一,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抓住这一点有益于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第二,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心情以及渲染气氛起着不小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交代季节、气候。③交代人物身份。④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⑤渲染气氛。  3.分析小小说情节  人物不是静止存在的,他总是要活动,而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构成了情节。情节是人物个性发展演变的历史,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在情节高潮中的所言所行和感情态度,就能把握住

5、人物不同的性格。  4.归纳、挖掘小小说的主题  小小说写作的目的是反映社会生活。小小说的主题就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实质揭示,而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思、环境的设置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所以,归纳、挖掘小小说的主题是阅读的意义之所在,也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所必需的。挖掘小小说的主题应从下列两方面人手:  第一,剖析人物形象,剖析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准确把握主题。  第二,联系小小说的背景、作家的思想观点及创作意图,挖掘主题。  5.理解小小说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的含义  第一,要会寻找、挑选小说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这些句子的特征具体表现为:①深刻揭示主题的句子;②

6、含蓄烘托主题的句子;③展示人物性格的句子。  寻找方法:①到情节的高潮处去找;②到文章结尾处去找;③到人物的细节描写中去找。  第二,鉴赏这些优美、精辟的语句,当然要理解、体会它们的含义,挖掘它隐含在精彩背面的深层次的东西——即对主题的表达作用。教学反思:我的这节课,自认为成功之处就在于:1、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清晰。简洁明了。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小说基础知识和中考小说阅读的题型解题方法、解题模式;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阅读的训练)。整个教学过程很简单,我只设计了五个环节(1、明确目标2、阅读与识记3、理论运用4、实践体验5、课堂小结和作业。)整节课我基本都贯穿练习——和学生总结规律——练

7、习这一原则。其中第4个环节的实践体验是本节课的亮点。同学们的笑声和掌声说明了它的价值。既检验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有调节了课堂的气氛。2、讲练必须结合。首先一堂课,老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求学生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原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技能形成、能力发展和个性展示。尤其是在第3、4、5个环节,学生的参与度是最高的。老师点拨一下知识要点,然后要学生练,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