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捕捉细节描写_感悟语言魅力

644.捕捉细节描写_感悟语言魅力

ID:6684056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2

644.捕捉细节描写_感悟语言魅力_第1页
644.捕捉细节描写_感悟语言魅力_第2页
644.捕捉细节描写_感悟语言魅力_第3页
644.捕捉细节描写_感悟语言魅力_第4页
644.捕捉细节描写_感悟语言魅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644.捕捉细节描写_感悟语言魅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捕捉细节描写,感悟语言魅力摘要: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感悟语言魅力。关键词:细节描写捕捉感悟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地设置和安排,

2、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能够平中见奇,以小见大。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运用细节描写的例子。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感悟语言魅力,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凸显教学亮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文本中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1、肖像细节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细致描写。肖像细节描写对于交代人物身份、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作品主题有着重要作用。如新人教版第十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

3、的容貌、打扮,极力铺陈她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妆扮,既使读者看出了一位贵族少妇的尊贵,也在珠光宝气中露出了她的俗气。2、语言细节描写:典型的语言细节描写和其它细节描写一样,也能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王熙凤的出场同样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虽然她未出场,但已亮相了。这儿就明显写出了王熙凤的与众不同和特例独行。接下来她说的每句话细细品味起来,含义之深都令人赞叹,也可看出作者对于这个人物的看似无心地描写中却大有文章。先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

4、了!”——既是对黛玉的赞美,又显得自己谦虚,认真的语气、夸张的赞美显出她的嘴巧。而“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又显出对老太太的关心、疼爱,自己的观察细心,使得贾母、黛玉都欢喜。由此可见,这短短一句话,却有着如此匠心,实在太艺术了。再说“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接着取帕拭泪,显出了自己的懂礼貌与对黛玉的关爱有加。这是作者描写王熙凤出场的一整段话,鲜明地描绘出她心思缜密、精明嘴巧的个性特征。3、动作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行动进行深入细致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可以

5、更好地体现文章的效果,可使人物内心情感的表露更真实、更准确。《金色的鱼钩》描写老班长动作的几个细节:“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生动地写出老班长咽下草根和鱼刺时的痛苦,反映出其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4、环境细节描写:如《草船借箭》“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这个细节描写照应前文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说三天就能交箭,说明他通天文,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预测准确,也为后文曹操不敢出兵作了铺垫.5、神态细节描写:如《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笑着说

6、:“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个“笑”字值得揣摩。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可以感受到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诸葛亮的英雄本色。6、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好像是人物无声的语言,它能够把人物的思想活动直接表现出来,是展示文中人物特点的平台。如《景阳冈》中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这个细微的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充分体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无畏的

7、英雄气概。二、细节描写的作用1.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丰富的心理鲁迅认为,从反映生活来说,短篇小说的作用是“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的,如果从刻画人物说,细节描写也同样具有这种作用,虽然着力描写的是“一斑”“一目”,是生活中的细微的小事,或人物的细微的小动作,它的艺术效果却不同凡响。如新人教版第十册《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较摔跤》“欺负对手傻大黑粗,运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特点。2、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

8、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有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如新人教版第十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停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多烧一茎灯草,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难以断气,这一段绝妙的细节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爱财胜过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