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学论文

第四纪地质学论文

ID:6711559

大小:46.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3

第四纪地质学论文_第1页
第四纪地质学论文_第2页
第四纪地质学论文_第3页
第四纪地质学论文_第4页
第四纪地质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纪地质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土的研究现状及古气候意义姓名石慧瑾院系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班级1101学号1155010115黄土的研究现状及古气候意义地科学院1101班石慧瑾摘要:黄土高原黄土一古土壤序列是古气候演化在陆相地层中的反映,已经成为认识第四纪地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三个重要信息载体之一,可用来探讨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演化和受控机制、气候突变事件的记录乃至反演我国内陆干旱化历史。稳定同位素、磁化率和抱粉等气候代用指标的地球化学、物理学以及生物学分析为提取黄土一古土壤序列中蕴藏的古气候环境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随着定量重建古气候方法的不断引进,运用替代指标研究的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研究黄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黄土的研究现状:过去典型增温期黄土高原东西部C3、C4植物组成变化特征、黄土高原黄土_古土壤序列古气候代用指标、粒度分析在中国第四纪黄土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特征时期黄土高原风化成壤强度的空间特征与气候梯度。并详细叙述了对古气候的意义。关键词:黄土;古土壤;研究现状;古气候1引言中国的黄土高原大约有7Ma的历史,甚至更长(22Ma)。黄土一古土壤是季风气候下的产物,其中黄土层形成于冬季风相对强盛时期,期间气候干冷,粉尘堆积速率高,风化成壤较弱;古土壤则代表了夏季风相对强盛期,气候温暖湿润,风化成壤作用强,就形成褐红色的古土壤。因此黄土一古土壤序列记录了最近7Ma东亚

3、冬季风占优势和夏季风占优势气候期相互交替的变迁历史。该风尘堆积序列随着青藏高原高度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地显示黄土高原气候向干旱化方向发展。赵济针对全新世时期亚洲大陆的造山运动已基本停止这一情况,提出引起黄土高原环境演变具有全局性意义的自然因素首先是气候的波动。由于长尺度环境记录的相对缺乏,导致气候和构造事件发生时代的不确定性成为研究工作面临的突出困难。但利用不同古气候代用指标的地球化学、物理学以及生物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无疑会有助于从黄土一古土壤序列中分离出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气候变化信息。下面,就黄土研究现状和对古气候意义进行阐述。2黄土的研究现状2.1过去典型增温期黄土高原东西部C3、C4植物组

4、成变化特征研究现状通过对整个黄土高原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典型黄土剖面的研究,较系统的获得了黄土高原东、西部末次间冰期和全新世中期两个特征高温期C3/C4植被的演化特征。全新世中期时段,黄土高原东部和西部均表现为C4植物丰度的明显增加;而末次间冰期时段,黄土高原东部和西部不同地貌类型C4植物丰度存在显著的差异,西部粱峁区C4植物减少,而东部和西部塬区则C4植物增加。空间差异可能与降水增多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植物变化有关。如把两典型增温时段作为未来全球增温的相似型,未来增温情形下黄土高原东部和西部塬区的自然C4植物可能增加,而黄土高原西部粱峁区则可能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2.2黄土高原黄土_古土壤序列

5、古气候代用指标研究现状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古气候代用指标均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反映的气候特征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且与冰芯和深海沉积等所反映的气候变化趋势可以进行很好的对比,在未来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中拥有无限潜力和生命力。对研究季风气候的形成演化和受控机制、气候突变事件的记录乃至反演我国内陆干旱化历史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在国际古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的气候变化研究评估指标、方法和结果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绝大部分气候变化影响指标、适应性和脆弱性评估模型是以定量的气候和非气候情景作为输入参数,气候模式的不完善直接带来气候变化影响最主要的不确定性来源之一,就是各种情景假设的

6、不确定性。同时,物源的远近、风力的强弱、沉积区的地形以及沉积后的保存条件等,都会影响到黄土记录的可靠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人,人们认识到包含着气候突变事件的气候环境系统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相应要求寻找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为此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软件技术的开发,提高分析结果的客观性、直观性和准确性,全面推动分析方法的研究,推动古气候研究向着多元古环境替代指标、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气候变化的多种驱动因素等方面发展。2.3粒度分析在中国第四纪黄土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粒度是中国第四纪黄土古气候研究的经典替代指标之一。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粒度测

7、量结果有较大影响。在中国北方黄土研究中,中值粒径、平均粒径、粗颗粒百分含量(>30μm、>40μm)等常用作指示冬季风的替代指标;提纯石英颗粒的方法虽然理想,但分离石英的实际工作量很大;>63μm的砂粒百分含量可用于指示沙漠进退;黏粒含量可用于指示夏季风强度。对多粒度参数的综合分析(粒度结构参数散点图、C-M图、判别分析等)可用于沉积物成因研究。目前,黄土敏感粒度组分分离方法主要有2种:①以概率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