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画同源论文

浅析书画同源论文

ID:6851270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8

浅析书画同源论文_第1页
浅析书画同源论文_第2页
浅析书画同源论文_第3页
浅析书画同源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书画同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书画同源”任课老师:殷文彬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中国的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它们有着共同的工具和审美需要,两者犹如水乳相互交融,亲密结合。也正是因为如此,国中的书画才有其独特的面貌,有别于其他西方艺术。书法是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直,全章贯气等等。书法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

2、的表达。书法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我国的书法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它伴随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经过历代书法名家的熔炼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宝贵财富。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写的真迹,在写字技巧上有很多创造或独具一格的,我们称之为书法艺术。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大类。中国的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绘画是以其特有的笔墨技巧作为状物及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段,以点、线、面的形式描绘对象的形貌、骨法、质地、光暗及情态神韵。中国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

3、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传统,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格,是举世瞩目的珍贵文化遗产。绘画艺术是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技艺来表现人类的心灵活动。通过一定的画面,来寓意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中国绘画的最大最本质的特点。中国绘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手法上可分为水墨画、重彩、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远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画在陶器上的图画如鱼、龟、鸟、花草等,是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而最早的象形文字,也是用线条画成的一幅幅小画,后来才慢慢演

4、变为现在使用的汉字。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如《殷契》古文,其体制间架,既是书法,又是图画,被称之“可谓书画混合时代”。“书画同源”不仅指中国书画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用笔技巧、共同的思维方式,更重要是书法和绘画有着共同的艺术意境的追求和共同的审美要求。中国书画大体上可以分为山水、人物和写意三类。从上面的各自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它有着“象”之同源:首先,书法和绘画就有着共同的使用工具和使用技巧。中国书法和绘画最基本的都是离不开毛笔、墨水和宣纸。笔墨是中国书画的特色精华、物化载体和精神折射。不同的行笔和墨色千变万化使书画更有情趣有气韵。书法和绘画

5、在用笔和章法的错落处理上如同如出一辙。同为用线传力度,用形传情感,讲究线条与墨点的连贯性,着重于手、眼、心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生成较强的形式美、拙重美、厚度感与节奏感。从艺术品甘肃省肃北县祁连山史前岩画大象图形、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沧源崖画、仰韶文化彩陶图案、甲骨文拓片等可分析早期器物上的字与画的刻画和书写的工具来源于同一种工具—早期毛笔和契刻工具,这也算是书画同源的早期渊源。其次,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的表现形式都是重在点与线条。中国绘画的线条本来就具有书法艺术的抒情性,它能时时体现出书法线条中的结构美与意境美。书法用笔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中国绘画造型的

6、语言。再次,是书画的审美和意境追求。虽然书法与绘画两者形式不同,两者在创作技巧上各有侧重,但两者追求的意境却是相通的。书法家将自己的情感和境界寄托在所书写字的线条变化和总体构图之上,绘画同样注重将情感藏于图画线条的飞动之间,以及构图的寓意之中。如张旭的狂草,不但书写自己的情感,也表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国画。因此中国的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追求,不仅在于其形式的美,更在于其蕴含的抒情的艺术意境。书画同源在一定意义上即是书画所追求的艺术意境同源。从“象”的渊源发展,有了其“神”的同源,即书画艺术所

7、蕴含的传统美学精神。中国书法与绘画的艺术追求,不仅在于其形式美,不是仅停留于表面的表现形式和笔墨运用上的同源性,更在于其蕴含抒情的艺术意境。也就是说,“书画同源”的“源”字,深入到了书法与绘画艺术的神髓之中,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源。传统中国画从“以形写神”、“遗貌取神”而成为表现“意象”的造型艺术,其追求重点并不在形、在貌,而在神韵之上。书法与绘画艺术以其不同的形式共同追求事物的深邃。书法与绘画不仅仅是记录事物的工具,更是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抒发胸臆、宣泄情感的艺术。它们更是因为作者的感情投入成为了作者的人生写照,有了更高一层的艺术价值。以清代扬州八怪之一

8、的郑板桥为例,其画竹,除了尽现竹子清冷含蕴的神髓之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