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教学设计大班

《登黄鹤楼》教学设计大班

ID:69580658

大小:40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11-07

《登黄鹤楼》教学设计大班_第1页
《登黄鹤楼》教学设计大班_第2页
《登黄鹤楼》教学设计大班_第3页
《登黄鹤楼》教学设计大班_第4页
资源描述:

《《登黄鹤楼》教学设计大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者xxxx------------------------------------------日期xxxx《登黄鹤楼》教学设计大班【精品文档】 大班语言教育活动《登鹳雀楼》活动内容:《登鹳雀楼》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的整体内容,能用语言表达古诗的最后两句诗的含义。2、通过诵读或肢体语言感受古诗的中刻画出祖国的壮丽山河,3、在实践中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活动重点:在实践中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活动难点:大胆尝试,并从中探究出站的高才能看的远。幼儿前期

2、经验:活动前让幼儿了解鹳雀楼的有关知识。活动准备:古诗内容的图画ppt(可以是一些动态的图片),鹳雀楼相关图片,自制小乐器(沙球、响板等),自制挡板或遮挡好的桌子。活动过程: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出示一些鹳雀楼相关图片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个建筑物是什么?(播放ppt,是幼儿能够识别出鹳雀楼)2)总结:小朋友们都看出来这是鹳雀楼,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登上鹳雀楼一起看看上面的风景。2.教师出示古诗古诗内容的图画,并提问使幼儿自主探究。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幼儿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画面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图片,感受画面中落日靠着群山落下,黄

3、河水流入大海的景象。教师: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想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景象,我看到的景象就是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你抬头看那天边,一轮落日,伴这群山渐渐落下去。那看那黄河奔腾、咆哮着向那大海一泻千里。2)我看到的和小朋友们看到的一样,不过这些景象是我们在鹳雀楼二楼看到的,我还想看到更远更多的景象应该怎么办呢?幼儿:去别的地方,向下走,向上走……(让幼儿自由发挥,并提出假设,教师带领幼儿验证假设)3)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的想法,我们来看看那一种方法最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实验。(教师准备一个大的挡板或几张一样高矮的桌子,放在幼儿面前,再将一些纸盒放在上面,遮挡幼儿的视线,挡板或靠近

4、桌子的一边要使用挡板或布遮挡住,保证幼儿蹲下时不能通过桌面和地面间的缝隙看到前面的物体。请幼儿蹲下使其视线略高于桌子一点,在纸盒等遮挡物的后面以及靠近桌子的一边的地上放上一些小玩偶请幼儿观察)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蹲下,看看你们都能看到什么?幼儿:小盒子,天花板……教师:请小朋友们尝试我们刚才想到的办法,怎样才能看到小盒子后面和桌子下面的物体?(引导幼儿尝试向前,向后,蹲下,站起来等几种方式,感受如何才能看的远。)4)幼儿自由探究并说出幼儿自己探究地结果。教师:请小朋友们说说你们如何做才能看到小盒子后面还有桌子下面的小玩偶?幼儿:站起来,向前探出身子……5)教师总结幼儿探究结果,回

5、归古诗。教师:小朋友们知道想要看到被遮挡的或是更远更多的物体就要站起来,使自己变高,那刚才我们在鹳雀楼二楼看景色时也想看到更多的景色我们应该怎么办?幼儿:站起来,跳起来,再上一层……【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可以再上一层,就可以看到更远更多的景色了。3.老师朗诵,幼儿初步了解其内容(教师语速放慢)1)古代有一位大诗人,也到鹳雀楼游览景色,也看到了我们看到的景色,他也有感而发做了一首诗,请小朋友们听一听,他是怎样说的。教师有节奏的朗诵古诗《登鹳雀楼》。教师提问,诗歌里面写了什么?教师解释诗歌中的字句,登上鹳雀楼遥望,一轮白日靠着群山西沉下去,滔滔黄河奔涌着流入大海。。

6、要想看得更远,请你再登上一层楼吧。2)这首诗歌的大意小朋友们理解了,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朗诵一下这首诗歌。3)这首诗歌小朋友们读完了,请问小朋友哪句诗歌说的是我们刚刚探究的结果:“站的高,才能看的远。”幼儿:“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小朋友们真棒啊,请小朋友们再说说,读完这首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从诗歌中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让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学习诗歌的体会,以及感受到的情感。4.幼儿自由发挥,通过肢体语言或小乐器表现诗歌的内容。1)教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请小朋友想一想,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2)请幼儿来表演。  3)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游戏。那现

7、在请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朋友一起商量,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来吟诵古诗《登鹳雀楼》。【精品文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