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实训项目及内容

汽车电器实训项目及内容

ID:6962150

大小:848.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1-31

汽车电器实训项目及内容_第1页
汽车电器实训项目及内容_第2页
汽车电器实训项目及内容_第3页
汽车电器实训项目及内容_第4页
汽车电器实训项目及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电器实训项目及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汽车电器实训项目及内容实践项目序号实训项目名称学时数课内实训01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充电规范302交流发电机的拆、检、装1203电压调节器的检测1.504电源系线路的连接1.505电源系常见故障的诊断306起动机拆、检、装207起动系线路的连接208起动系常见故障的诊断209电动门窗结构认识、线路连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210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的结构认识、常见故障诊断211风窗刮水器及洗涤装置结构认识、电路连接、常见故障的诊断212普通电子点火系主要部件的检测213普通电子点火系常见故障的诊断614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主要部件的检测2

2、15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常见故障的诊断416汽车灯系线路连接及常见故障诊断617汽车仪表及报警系统线路连接及常见故障诊断418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认识、常规检测419全车线路的连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4综合实训20汽车日常维护、一级维护1周21汽车二级维护22全车线路的拆装与检测1周23空调系统的维护与修理1周24电气元件的检测1周自主25电源系示教板的研制6实训27起动系示教板的研制628安全气囊电气系统的研究429汽车制动防抱死电气系统的研究430电控悬架电控系统的研究431车用CAN-BUS系统的研究4顶岗实习32根据维修站选择车型1

3、4周01实训项目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充电规范一、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一)实验内容:1.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二)实验目的:掌握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蓄电池、高率放电计、密度计、玻璃管、充电机、万用表、试灯、常用工具。(四)课时:2节必须学会:使用密度计、高率放电计,可以利用仪器检测蓄电池放电程度和电解液密度;(要过关考核)(五)教学过程:1、检查预习情况提问: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若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下降,其端电压如何变化?2、布置实训任务会用密度计和高率放电计检测蓄电池的放电程度;会检查蓄电池

4、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并进行补充作业。3、演示讲解1).仪器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玻璃管、高率放电计、密度计2).实训注意事项(1)不要将电解液落到地面或其他物面上;(2)密度计、温度计、玻璃管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3)用高率放电计时,接通时间不得超过规定要求。3).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1)外观直接检查(2)电解液液面检测(3)电解液密度检测(4)蓄电池端电压检测4、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学生实际操作并及时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方法,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解决操作中所遇到的疑问。学生在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1).密度计读数不准;2).高率放电计接通时间过长

5、。5、操作步骤1.蓄电池的外表检查1)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纹、破损漏电解液;2)检查极桩是否有氧化物;3)加液孔盖是否损坏、通气孔是否畅通;4)蓄电池外表是否清洁。2.液面高度的检查1)用玻璃管测量法,见图1-1(a)。①用一空心玻璃管插入蓄电池电解液内极片的上平面处。②玻璃管内的电解液与电池液面同高,用大拇指按紧玻璃管上端,使管口密封。③提起玻璃管,测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即为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标准值为10~15mm高,过低应加入蒸馏水使之符合标准。2)观察液面高度指示线法,见图1-1(b)。使用透明塑料容器的蓄电池,检查液面高度

6、时,在容器壁上刻有两条高度指示线。正常液面高度应介于两线之间的中线上,低于中线则为液面过低,应加入蒸馏水补充。3)从加液面孔观察判断法,见图1-1(c)。部分轿车蓄电池在电解液加液孔内侧的标准液面位置处开有方视孔,检视液面高度,观察液面在方孔下面为液面过低;正好与方孔平并时为标准;液面满过方孔而充满加液口底部以上为过多。3.检查电解液密度电解液的密度大小,是判断蓄电池容量的重要标志,用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的步骤如下:①打开蓄电池的加液盖。②把密度计下端的橡皮管插入单格电池的加液孔内,如图1-2所示。③用手将橡皮球捏瘪,再慢慢放开,电

7、解液就会被吸到玻璃管中。④注意控制吸入时电解液不要过多或过少,以能将密度计浮子浮起而不会项住为宜。⑤使管内的浮子浮在玻璃管中央(不要相互接触),读密度计的读数。要求读数时使密度计刻度线与眼睛平齐,测量的密度值应用标准温度(+25℃)予以校正(同时测量电解液温度)。不同温度条件下电解液密度修正值见表1-2。表1-2不同温度条件下电解液密度修正值电解液温度(℃)密度修正值(g/cm3)电解液温度(℃)密度修正值(g/cm3)电解液温度(℃)密度修正值(g/cm3)+40+0.0113+10-0.0113-20-0.0337+35+0.0

8、075+5-0.00150-25-0.0375+30+0.00370-0.00188-30-0.0412+250-5-0.0255-35-0.0450+20-0.0037-10-0.0263-40-0.0488+15-0.007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