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技巧归纳

文言文特殊句式技巧归纳

ID:7045537

大小:4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2-02

文言文特殊句式技巧归纳_第1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技巧归纳_第2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技巧归纳_第3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技巧归纳_第4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技巧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特殊句式技巧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AthesissubmittedtoXXX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文言文特殊句式◆现代文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古代文言文的四种特殊句式:一、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13二、判断句三、省略句四、被动句一、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说明:所有倒装句都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规范句式而言的。(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具备两个条件:一,

2、宾语是代词;二,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13例如: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离骚》)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13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介词的前面。例如: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彼且恶乎待哉?

3、(《逍遥游》)沛公安在?(《鸿门宴》)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3、特殊结构:用“之”、“是”等将宾语提前。13宋何罪之有?夫晋,何厌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惟命是听惟利是图惟你是问惟马首是瞻(《冯婉贞》)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二)定语后置13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至中心词之后的现象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以“者”为标志的定语后置。楚人有涉江者。(《察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

4、山》)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2、以“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13(三)状语后置状语移到谓语之后的现象便是状语后置。例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邶风·静女》)(四)谓语前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13快哉此风!(《风赋》)美哉我少年

5、中国,与天不老!(《少年中国说》)二、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1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3.用动词“为”

6、“是”表判断。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13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5.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赤壁之战》)三、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132.谓语省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3

7、.宾语省略(l)便要还家。(《桃花源记》)4.介词省略(l)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秦师》)四、被动句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13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2、用“被”表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3、用“见”表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4、

8、用“于”表示被动。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13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