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课件〕《小说阅读》

〔中考复习课件〕《小说阅读》

ID:7064246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03

〔中考复习课件〕《小说阅读》_第1页
〔中考复习课件〕《小说阅读》_第2页
〔中考复习课件〕《小说阅读》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课件〕《小说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知识链接1.小说的概念、三要素及分类1.把握故事情节(1)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3)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

2、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如有一篇标题为《雪夜》的小说,开头和结尾都写雪花飘舞,渲染凄凉气氛,暗示了人物命运。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作用。解题技巧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总结小说故事情节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3、;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课堂练习一:《日月行色》17题: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说“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说“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2)突出了人物可爱的性格,加强了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侯银匠》12.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

4、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答案】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由第一句展开】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由第二、三句展开】命题角度??人物形象典型例题示例一《林冲见差拨》15、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典型例题示例二《日月行色》典型例题示例三参考答案: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先用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

5、别回来。”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语言和心理描写分析)但对父亲,她虽不理解,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行动描写分析)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题型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分析概括环境的特点;③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④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叫景物描写)。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景色、场景等。典型例

6、题示例二《日月行色》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那些特点和作用1.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