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ID:7231214

大小:7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08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_第1页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_第2页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_第3页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_第4页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编号:ZB/FM-00,版本:A/0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误导的力量——技艺:一种需要和一种危险——上司的误导——管理者的目标应该是什么——靠压力进行管理——管理者的目标应该如何确立,由谁确立——通过测评进行自我控制——正确使用报告和程序——管理哲学任何企业都必须建立起真正的团队,并且把每个人的努力融合为共同的力量。企业的每一分子都有不同的贡献,但是所有的贡献都必须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们的努力必须凝聚到共同的方向,他们的贡献也必须紧密结合为整体,其中没有裂痕,没有摩擦,也没有不必要的重复努力。因此,企业绩效要求的是每一项工作必须以达到企业整体目标为目标,尤其是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追

2、求企业整体的成功上。期望管理者达到的绩效目标必须源自于企业的绩效目标,同时也通过管理者对于企业的成功所做的贡献,来衡量他们的工作成果。管理者必须了解根据企业目标,他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绩效,而他的上司也必须知道应该要求和期望他有什么贡献,并据此评判他的绩效。如果没有达到这些要求,管理者就走偏了方向,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组织中看不到团队合作,只有磨擦、挫败和冲突。目标管理必须投注大量心力,并需要特殊工具。因为在企业中,管理者并不会自动自发地追求共同的目标。相反,企业在本质上包含了三种误导管理者的重要因素:管理者的专业工作;管理的层级结构;以及因愿景和工作上的差异,导致各级管理者之间产生隔阂。在

3、企业管理会议上,大家很喜欢谈的故事是: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边敲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目光炯炯有神,说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当然,第三个石匠才是真正的“管理者”。第一个石匠知道他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而且也设法达到目标。他或许能“以一天的劳力换取合理的报酬”。但他不是个管理者,也永远不会成为管理者。麻烦的是第二个石匠。工作技艺很重要,没有技艺,任何工作都不可能获得生机。事实上,如果组织不要求成员展现他们最大的本领,员工必定士气低落,但太强调个人技艺,总是隐藏了一个危险。真正的工匠或真正的专业人士,常常

4、自以为有成就,其实他们只不过在磨亮石头或帮忙打杂罢了。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精益求精,但是专精的技艺必须和企业整体需求相关。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都和第二位石匠一样,只关心自己的专业。没错,企业应该把职能性管理者的数目维持在最低限度,尽量增加“一般管理者”11编号:ZB/FM-00,版本:A/0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数目。一般管理者负责管理整合性的业务,并且直接为绩效和成果负责。但即使将这个原理发挥到极致,大多数管理者负责的仍然是职能性职务,年轻的管理者尤其如此。管理者在从事职能性和专业性工作时,通常会逐渐建立起管理的习惯、愿景和价值观。对专业人员而言,达到高技术水准是很重要的事情,他们追求的目标是

5、“成为全国最优秀的石匠”。不为自己的工作设定高标准,是不诚实的行为,不但自己会日渐堕落,也会腐化下属。只有强调专业水准和追求专业水准,才能激发每个管理领域的创新的和进步。努力达到“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准,经营“走在时代尖端的工厂”,从事“真正科学化的市场研究”,“实施最现代化的会计制度”或“最完美的工程”都值得鼓励。但是这种努力提高专业水准的做法也会带来危险,可能导致员工的愿景和努力偏离了企业整体目标,而把职能性工作本身当成目的。我们看到,太多的部门主管只在意自己是否达到专业水准,而不再根据部门对于企业的贡献来评估自己的绩效。他根据部属的专业技术水准来评估他们的表现,决定奖励和升迁,抗

6、拒上级为了达到经营绩效而提出的要求,视之为对于“良好的工程品质”、“顺畅的生产”和“畅销的产品”的一大干扰。除非能加以制衡,否则部门主管追求专业水准的合理要求,将成为令企业分崩离析的离心力,致使整个组织变得十分松散,每个部门各自为政,只关心自己的专业领域,互相猜忌提防,致力于扩张各自的势力范围,而不是建立公司的事业。目前正在发生的技术变迁更加深了这种危险性。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进入企业工作的比例将大幅增加,他们需要达到的技术水准也会大幅提升,因此将技术或部门职能本身当成工作目标的倾向也会愈演愈烈。但同时,新科技要求专业人才之间更密切地合作,并且,它将要求那些甚至在最低管理层次的职能性的

7、管理者将企业看做一个整体,懂得企业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新技术既需追求卓越技艺,也需要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坚持不懈地将共同的目标作为他们努力的方向。上司的误导管理的层级结构更令问题恶化。在下属眼中,“上司”的言行举止,甚至漫不经心的谈话或个人怪癖,都经过精心规划和考虑,具有特殊意义。“在这地方你听到的都是人们在谈论人际关系。但是,当老板训斥你时,总是因为生产费用数额太高之故。而当提拔一个人时,钟摆总是倾向于那些会计报表做得最好的人。”这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