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六病讲义

三部六病讲义

ID:77038828

大小:1.58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笑似︶ㄣ無奈
三部六病讲义_第1页
三部六病讲义_第2页
三部六病讲义_第3页
三部六病讲义_第4页
三部六病讲义_第5页
三部六病讲义_第6页
三部六病讲义_第7页
三部六病讲义_第8页
三部六病讲义_第9页
三部六病讲义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三部六病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三部六病讲义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三部六病研究室 刘绍武先生与马文辉老师 三部六病学说整体系统局部组织器官整体气血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局部证治观表部枢部里部表阳证表阴证枢阳证枢阴证里阳证里阴证十二单证合证兼证合病溢脉紊脉聚脉覆脉四脉证协调疗法协调方局部病局部治疗局部病系统治疗局部病局部整体双关治疗层次内容 第一篇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中三部的划分 学术渊源——《周易》“一分为二”阴阳属性论“一分为三”三极结构论“三极六爻”思想辨证分型的总纲三部六病的辨证方法辨证定位的基础《素问•阴阳离合论》“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周易》《伤寒论》机体结构层次——三部六病——疾病的时、位、性 表枢里与外界相接触的部分、支撑机体的躯壳框架和饮食物相接触的部分通过大血管与心脏相连的部分脏系统躯壳系统腑系统适应饮食,完成水谷的摄取、消化、吸收、排泄沟通表里内外呼吸、运动、体温调节、与外界的信息互换阳病阴病肝肺三部的划分 第二篇表阳证的证治表阴证的证治表部部证的证治 一些概念核心证暴露疾病主要矛盾,对诊断起决定作用的证候纲领证(主证)某种疾病具有的独特证候一般证对抗性非对抗性纠偏协调矛盾疗法 表阳证的证治核心证:头项强痛。纲领证:头项强痛,发热恶寒,脉浮,或咳喘。诊断部位:头部。治则:汗法,辛凉解表。主方:葛根麻黄汤(即麻杏甘石汤加葛根):葛根30g、麻黄10g、杏仁15g、石膏30g、甘草10g。主药:葛根。副主药:麻黄。 表阴证的证治核心证:手足逆冷。纲领证:手足逆冷,脉细,肢节痹痛。诊断部位:四末。治则:温通法,温通血脉。主方:当归桂枝汤(即当归四逆汤):当归15-30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10g、细辛3-10g、通草10g、大枣10枚。主药:当归。副主药:桂枝。 厥证鉴别病因鉴别点处方热厥邪热遏伏,阳不外达脉滑、谵语、自汗出白虎汤蚘厥蛔虫寄生人体,胃肠寒热失调,蛔虫扰动复时烦躁,须臾复止、常自吐蚘乌梅丸痰厥痰饮为病,郁结胃中,使气机不得畅通,气血不得以运行,不能温煦肌肤脉乍紧,邪结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瓜蒂散实厥热邪入里,结于阳明,邪热遏阻,阳不得伸先热后厥,大便难,热极谵语调胃承气汤或大承气汤寒厥大汗大下损伤阳气,阳气衰微脉微细四逆汤 表部部证的证治主证:项背强几几,恶风,有汗或无汗,骨节疼痛。治则:温经解表。主方:葛根汤。葛根12-30g、桂枝6-15g、麻黄9-15g、芍药6-15g、甘草6-10g、生姜9g、大枣4枚。主药:葛根、桂枝。 第二篇里阳证的证治里阴证的证治里部部证的证治 里阳证的证治核心证:胃家实。纲领证:胃家实,发潮热,自汗出,大便难。诊断部位:腹部。治则:下法,泻热除实。主方:大黄芒硝汤(即大承气汤):大黄5-15g、芒硝3-10g、枳实10-20g、厚朴10-20g。主药:大黄。副主药:芒硝。 不同类型的里阳证方剂功效主治食小承气汤消胀除满,排除燥屎腹大满不通调胃承气汤泻热发潮热、谵语大承气汤泻热除满血桃仁承气汤泻热祛瘀少腹急结,舌紫暗者抵当汤行瘀逐血舌紫斑,小便自利,喜忘如狂,小腹硬,大便色黑,虽硬反易者痰大陷胸汤水邪结于胸胁,热邪实于肠胃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丸大陷胸汤证伴见项强如柔痉状,喘鸣迫塞者。水十枣汤胸腹腔积水者 里阴证的证治核心证:腹满。纲领证:腹满,或吐或利,时腹冷痛。诊断部位:腹部。治则:温健法,温里健中。主方:苍术干姜汤(即《金匮要略》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易白术为苍术):苍术15g、干姜10g、茯苓15g、甘草10g。主药:苍术。副主药:干姜。 不同发病部位的里阴证部位方剂功效主治食道、膈肌旋覆代赭汤平痉温中涤饮镇逆里阴证兼噫气不除胃吴茱萸汤温中平痉止痛止吐里阴证兼呕吐或干呕吐涎沫升结肠五苓散健脾利水里阴证兼小便不利降结肠桃花汤温涩固脱里阴证兼下利,便脓血,而非痢疾 里部部证的证治主证: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治则;健脾和中。主方:生姜泻心汤。生姜15-30g、干姜10g、甘草10g、黄芩15g、黄连10g、半夏10-15g、人参10g、大枣10枚。主药:生姜、黄连。 第四篇枢阳证的证治枢阴证的证治枢部部证的证治 枢阳证的证治核心证:胸中热烦。纲领证:胸中热烦,身热或往来寒热,咽干口燥,小便黄赤。诊断部位:胸胁。治则:清法,清热除满。主方:黄芩柴胡汤(即黄芩汤加柴胡):黄芩30g、柴胡15g、白芍15g、甘草10g、大枣10枚。主药:黄芩。副主药:柴胡。 枢阳证的类型和转归类型治法症状方剂清:清热泻火清热降温高热,脉浮而滑,自汗出白虎汤清热滋阴枢阳证兼见伤阴者竹叶石膏汤泻火除烦发热而烦,胸中窒,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泻火救阴枢阳证症见阴亏液耗或热极生风之候黄连阿胶汤引:因势利导,引邪出外引热出表枢阳证,若见无大热,喘而汗出麻杏石甘汤引热出里枢阳证,若见发热,谵语调胃承气汤引火出表枢阳证,若见脉浮,头痛而下利葛根芩连汤引火出里枢阳证,若见心下痞,热烦,脉关上浮大黄黄连泻心汤转:扭转热(火)极欲转阴的趋势热极欲转阴枢阳证症见大烦渴不解白虎加人参汤火极欲转阴枢阳证症见背恶寒附子泻心汤 枢阴证的证治核心证:心动悸。纲领证:心动悸,背恶寒,短气,或脉微细。诊断部位:心背。治则:温补法,温阳益气。主方:附子人参汤:附子5-10g、人参10g(党参30g)、茯苓15g、麦冬15g、五味子15g。主药:附子。副主药:人参(党参)。 枢阴证的特殊治疗方剂治法症状真武汤温通心阳逐水利湿枢阴证兼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茯苓四逆汤益阴固阳枢阴证兼见手足逆冷,小便不利,烦躁者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逆生津益血枢阴证兼见心动悸,手足逆冷者炙甘草汤滋阴补血枢阴证兼见结代脉者 枢部部证的证治主证:胸胁苦满,寒热往来,心烦喜呕,心下悸、小便不利。治则:和解阴阳,调理枢机。主方:小柴胡汤:柴胡24g、黄芩10g、人参10g、半夏15g、生姜10g、甘草10g、大枣12枚。主药:黄芩、人参、柴胡。 第五篇三部六病中的十二单证、合证、兼证与合病 十二单证、合证、兼证与合病十二单证:人体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部中,寒、热、虚、实四类不同性质的病理反应。六证:同一部中阴阳属性相同的两种单证相互复合。部证:同一部中四种单证共存,表现为非寒、非热、非虚、非实的病证。 十二单证、合证、兼证与合病合证:同一部中阴阳属性不同的两个单证相互复合或不同部位(两部或三部)的单证相互复合。兼证:六证或部证与其它部的单证相互复合。合病:不同部中的六证相互复合。杂病:六证、合证、兼证、合病、部证共存。 第六篇三部六病整体气血论及其诊疗规范 整体内涵1.气血的统一性2.生态的自组性3.层次的有序性4.结构的功能性5.动态的平衡性6.形神的一致性7.天人的合一性8.意志的主导性动态的气血机体局限性和特异性静态的框架整体性和统一性 四脉的形成机理机体长期、反复受到过度的怒、喜、悲、惧的精神刺激不良的饮食、环境等因素人体重要脏器所在地和气血调配的集散地颅腔胸腔腹腔盆腔血涌于上血郁于胸气滞于中寒凝于下溢紊聚覆 整体病的诊断与辨证脉脉象特点证症状溢脉脉过寸口直到腕横纹,达上鱼际溢脉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昏脑胀、目花耳鸣等紊脉脉律不齐,艰涩难行,大小不等、快慢不等、有力无力不等紊脉证心烦、心慌、胸闷、气短、头晕、眼黑、腰膝酸软、疲乏无力、下肢浮肿、手足夏热冬冷聚脉寸口脉关部独大,寸尺弱而不显聚脉证多疑善叹息,胸胁苦满,心下痞硬覆脉脉管弦而长,可超出尺部向后延续数寸覆脉证腹满肠鸣、腹泄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肤萎黄、性功能障碍、白带清稀等 第七篇三部六病协调疗法与整体病的治疗 协调疗法与协调基方协调疗法:模拟饮食物进入人体后消化、吸收、利用的过程,通过人体自身自然疗能的恢复,来诱导发挥机体内部的调控机制。理论依据:《伤寒论》第148条中的“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大便硬、脉细”方剂选择:能适应各种病理反应的需要,具备寒、热,补、泄,升、降,收、散四个方面八种性质的基本属性。协调基方:柴胡15g、黄芩15g、党参30g、苏子30g、川椒10g、炙甘草10g、大枣10枚 整体病的治疗方剂化裁证来源适应症调神平亢汤协调基方加石膏30g、牡蛎30g、桂枝10g、大黄10g、车前子30g溢脉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以石膏代龙骨,车前子代茯苓癔病、精神分裂症、癫痫、共济失调、脊髓空洞症、美尼耳氏综合症、高血压、严重失眠调心宽胸汤协调基方加百合30g、乌药10g、丹参30g、郁金15g、瓜萎30g、五味子15g、牡蛎30g紊脉证瓜蒌薤白汤合时方百合乌药汤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包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肝脾肿大、月经不调、不孕症调胃舒郁汤协调基方加陈皮30g、白芍30g、大黄10g聚脉证大柴胡汤以陈皮代枳实,加党参、甘草顽固性口腔溃疡、梅核气、食道炎、食道憩室、贲门痉挛、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扭转、消化道肿瘤、胆石症调肠解凝汤协调基方加陈皮30g、白芍30g、川楝子15g、小茴香10g、大黄10g覆脉证调胃舒郁汤加川楝子、小茴香十二指肠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慢性阑尾炎、前列腺炎、附件炎 第八篇三部六病局部病的证治观及对肿瘤病的治疗思路 局部证治观的基本内容局部病的治疗方法(依据病变影响范围划分)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局部整体双关治疗影响病变局部局部使用各种治疗方法(非药物)出现表、里、枢三部寒、热、虚、实的征象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不仅反应在局部,而且影响到整体,造成整体的不协调,整体的不协调反过来又作用于局部,使局部病进一步恶化将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治疗协调整体,突出局部定证、定方、定疗程 三部六病对肿瘤病的治疗思路治疗原则协调整体;攻除肿瘤;清理血液;忌食动物蛋白常用方剂攻坚汤:王不留30g、夏枯草30g、苏子30g、牡蛎30g鸡甲散:鸡内金30g、炮甲珠30g、鳖甲30g解郁攻坚汤:柴胡15g、黄芩15g、苏子30g、党参30g、川椒10g、炙甘草10g、大枣10枚、银花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王不留行90g、夏枯草30g、牡蛎30g 第九篇三部六病对糖尿病的治疗思路 理消汤的组方原则组成:协调基方合六味地黄汤合白虎汤黄芪120g、花粉30g、石膏60g、茵陈60g、丹参30g、郁金15g、熟地30g、山药30g、车前子30g、五味子15g、柴胡15g、黄芩15g、党参30g、苏子30g、川椒10g。强壮中枢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调肝补胰猪胰补肾 糖尿病的整体论治分期脉证人群特点胰岛素释放试验治则方剂初期口渴引饮,消谷善饥,饮一溲一,形体渐瘦,舌红而燥,脉溢。年龄多40岁以下,病程多两年以内,合并症少而轻。胰岛素均值与血糖均值呈正相关平亢理消汤合调神平亢汤或白虎加人参汤中期面色晃白,倦怠乏力,心悸气短,胸胁胀满,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脉聚或紊。年龄多40-60岁之间,病程多在两年以上,十年以内,合并症多而重。胰岛素与血糖均于第二小时达高峰,呈迟缓反应,两者均值呈正相关理气舒郁,养血滋阴理消汤合调心宽胸汤或调胃舒郁汤或一贯煎加归脾汤晚期面色苍白无华或紫暗,形寒肢冷,腹满溏泻,腰酸耳鸣,心烦失眠,阳萎,视物不清,肢节麻木疼痛,小便混浊不清,脉覆或紊。年龄多60岁以上,病程10年以上,合并症峰起且多危重。血糖均值与胰岛素均值呈负相关扶正祛邪,急则治标,随证治之 结语中医学的历史是一段继承与创新协同发展,扬弃与吸纳齐头并进的历史。当今时代正处于知识大发展、大爆炸、大融合的时期,中医学也需要与时代并进,与世界接轨。三部六病学说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医现代化的典范,是中西医结合的纽带和桥梁,是继中医温病学派之后又一里程碑。 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