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之行

梵净山之行

ID:77896962

大小:8.0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1-29

梵净山之行_第1页
梵净山之行_第2页
资源描述:

《梵净山之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梵净山之行梵净山之行本文简介:多彩贵州毗邻湘西,这个五一终于成行。门票、宿餐在家网成,“马中赤兔、车中雪龙”驮载一家经“二广”上“杭瑞”驶向梵净山。去凤凰小城是临时起意,因下午1点就行至该地。于是直下高速耗时100分钟龟行4Km小城主干道到达古城边沿,又付出30分钟给50元钱捞了一个停车处。游览了约24万平米的城内与城外。山地小梵净山之行本文内容:多彩贵州毗邻湘西,这个五一终于成行。门票、宿餐在家网成,“马中赤兔、车中雪龙”驮载一家经“二广”上“杭瑞”驶向梵净山。去凤凰小城是临时起意,因下午1点就行至该地。于是直下高速耗时100分钟龟行4Km小城主干道到达古城边沿,又付出30

2、分钟给50元钱捞了一个停车处。游览了约24万平米的城内与城外。山地小城寸土寸金,基础设施好弱。景点名气如日中天,游人摩肩接踵。从文、永玉未见踪痕,看来艺术真不能当饭吃。好在石板城墙与街道一砖一历史,一房一沧桑。晚七时许抵达距梵净山景点500m民俗旅驿。最早知道“梵”应该是“梵文”、“梵音缭绕”。“梵天净土”是到了才学到的,此地名之故。于是想到与佛教有关,忐忑着和别处大同小异。翌日排队入区,乘小巴车约20分钟翻越群山(无人区),抵达梵净山索道站,惊心14分钟着地余悸,再登6700级木栈达磨茹石景点。各种风景目不暇接:“半山绿、杜鹃花、磨茹石(红烧肉)、翻天印、万卷经书、红云金顶

3、、老金顶、各类稀有植物、云海(难得一遇)”等等。仔细观看岩石,像书页一层一层,叠实得坚不可摧(只怕岁月浸蚀),隐约发现有疑似贝类化石,这可能是地质学家断定此处之前是海洋的根据之一吧!看来“沧海桑田”是真的,只不过要等得。老金顶距海拔2318m的磨茹石只有176m,或登石阶,或攀爬85度的崖壁,耗近1小时登顶,真印了山人的一句“看斗屋,跑得哭”的俗语。还好沿途设有多个观景平台,可拍摄,可览景,尤其是云海,好乖致!才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真谛。上帝造山真神奇,给我们留了这一处世界地质文化遗产。说到“上帝”,讲讲宗教,这里森林茂密,特级禁火,但无论山脚

4、丶山腰还是山顶均香火袅袅,女信徒虔诚叩拜,以“梵”命名的地方比之鬼斧神工的地壳造山,宗教色彩逊色到可以忽略。上次在雷家大院听了雷大师的讲解,我认为“封建迷信、宗教”应该是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的认知、科技局限,在改造和认知自然中,从道德、社会行为规范方面制定的制度、规则等,鼓励人们向善、勤劳……因此,批叛的了解、认识“封建迷信、宗教”,也是学习中华文化的一方面。这可能就是“千年寺庙常有,千年学府难觅”的缘故吧。回途中见路边有一寨子,游人如织。泊车入内,乃典型侗寨,几十栋二层铆隼木瓦建筑,勾心斗角、雕梁画栋,布局错落有致。寨内石板小桥,溪水交错、清澈常流,庭前菜园、角亭,

5、鸡犬相闻。寨子里商业气息特浓,或饰品、特产小卖,或餐宿经营,原住居民不多,大部分是外地人租赁经营,偶见几个守留老人(可能是原住侗民)漠然望着路人。和凤凰一样,还城于民、则民不能生,开发古城、则城不能存。我想这就是每处原生态的“二难”吧!中国在变化,新时代青少年亦与时俱进,练就本领,奋进潮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一群人”,校长教育我们说。梵净山之行本文关键词:山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