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

《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

ID:78689877

大小:21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3-07-10

上传者:U-1390
《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_第6页
《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_第7页
《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_第8页
《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_第9页
《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_第10页
资源描述:

《《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河北省农业类标准编制说明一、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意义番茄是全球栽培最多的蔬菜作物,是人类膳食纤维和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番茄作为一种水果蔬菜,其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多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蛋白质、矿物质、类黄酮等多种营养素,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食用方式使得番茄在消费者的餐桌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番茄的品质是一个综合指标,包括风味品质、营养品质、商品品质等,其中风味品质由口感和挥发性芳香气味组成,与番茄中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质量比、氨基酸等相关。番茄作为河北省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第二大作物,占河北省设施蔬菜面积的8.4%。2018年达72362.5公顷,总产量4744244.99吨,因其广泛的食用功能也是北方消费量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及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营养意识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蔬菜高品质的要求日益强烈,突出表现在对蔬菜营养品质、风味口感、质量安全(包括农残、重金属等)等方面越来越关注,单纯追求产量和货架期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市场上出售的番茄营养品质和风味普遍感到不满,番茄品质降低以及风味变淡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到关注。许多市民反映市场上的番茄吃起来没有味道,虽然耐存放,但果肉硬硬的不好吃,还是怀念小时候的味道。因为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番茄品种大多为抗病性强、耐存放的高产品种,适合熟食。在硬果型番茄盛行的欧洲意大利等国家,适合鲜食的多汁番茄非常受欢迎,其价格是普通硬果型番茄的3~5倍。近几年,北京郊区一些合作社和园区生产的适合鲜食的高端优质番茄产品供不应求。目前京津蔬菜市场53%以上份额由河北省供给,品质好、口感佳的高端番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河北省番茄生产中存在着配套品种使用混乱,化肥、农药、激素等用量不合理,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等问题,蔬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品质不佳,高端产品少,产品以低价位居多,同类产品竞争中,仍以价格竞争为主,有的年份在集中上市季节甚至出现销售难,价格大幅下降的问题,蔬菜经营主体降本增效难度大,进行品质高、口感佳的番茄生产,提质增效非常必要。12 然而并不是有了品质好的品种就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番茄品质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口味好的品种往往抗病性不强,易裂果,而且比普通番茄品种更易受到害虫为害。采用普通番茄的栽培方法,不仅生产不出口味浓郁的产品,反而会降低种植的经济效益。只有良种、良法相结合,才能栽培出风味浓郁、汁多、甜酸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番茄产品。因此急需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针对这一问题,标准申请单位进行了优质番茄品种的引进筛选,并对番茄不同生育期水分、肥料精准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示范。并且在固安县兴芦绿色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园区进行了应用,番茄品质大幅度提升,园区效益增加。进一步规范高品质番茄生产技术,制定地方标准有利于推进河北省高品质蔬菜标准化生产,实现蔬菜生产节水节肥,品质及产量的提高,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具有重大生产意义和巨大市场潜力。二、任务来源及工作概况(一)任务来源根据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0年河北省地方标准制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固安县农业农村局、河北兴芦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二)工作概况2020年接到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的任务后,详细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项目工作内容、目标及分工,确保按时完成标准制定工作。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过周密严谨的科学试验,引进筛选出商品性佳、口感好、品质优的番茄品种,并且从播种育苗、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根据以往连续几年对设施番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通过试验反复论证设施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各个操作环节的技术指标,筛选最适宜的操作方法及标准。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此标准的编制工作。12 根据工作计划结合课题组多年在设施蔬菜栽培方面的相关试验结果,并查询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作为新规程编制的依据和标准。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多次修改起草完成了“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包括董灵迪,赵洪波,郭敬华,李俊田,雷烨雯,焦永刚,王亚民,李江峰,杨玉波,张浩洋,石琳琪,刘凤娇,靳昌霖,吴志明,梁杨杨,宋丹华,刘学娜,程立新,孙美然,李军伟。标准修改专家有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技术指导总站狄政敏、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艳霞、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王丽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闫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邸垫平、董宝娣、河北永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高振波、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张立荣。三、制定规程的原则遵照科学规范、切合实际、实用适用、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设定规程项目与标准。规程条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河北省有关地方标准要求,指标取材于课题在室内外试验及示范区的试验示范结果,数据详实可靠、技术简化,可操作性强。标准的编写在GB/T1.1-2020等基础标准要求下,贯彻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与现行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协调一致。四、规程制定论证依据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原则是科学规范、切合实际、措施具体、操作简便。(一)高品质口感番茄品种筛选1、大番茄品种筛选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点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现代农业试验园区栽培室日光温室。定植时间为2021年2月7日,品种及分区情况如表1。定植行数由东到西计。分别于2021年4年2日对不同番茄品种生物学性状测量;2021年5月24日进行不同品种番茄口感进行主、客观评价;2021年6月2日采摘期进行不同番茄品种品质指标测定。品质指标测定包括硝酸盐测定采用比色法。可溶性糖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Vc测定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可滴定酸测定采用指示剂滴定法,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采用手持式糖度计测定。表1.栽培品种情况序号数定植品种序号数定植品种1番之味5号7优柿5号2金棚8号8多吉美味12 3粉太郎9夏旺16854夏之宝石10达喜5奥尼6慕斯奶油结果如下:表2.春茬日光温室不同番茄品种生物学性状比较品种株高(cm)茎粗(mm)花到顶的距离(cm)叶绿素开花率粗高比1121.3aA14.5eD40.4aA38.2bAB91.43%0.122(CK)101.4cdBC15.3bcde32.3bBCD35.5cCD62.22%0.15399.1dC16.1bcdABCD30.9bcCD35.4cCD46.67%0.16487.7eD17.4aA26.2cD35.1cCD73.33%0.20597.3dC16.1bcdABCD35.4abABC30.9dF14.44%0.176100.7dBC16.5abAB31.4bcCD34.5cD55.56%0.167105.7bcB14.8eCD39.3aAB31.5dEF28.00%0.148118.4aA16.3abcABC40.2aA37.7bBC76.00%0.149106.5bB15.1deBCD32.4bBCD41.0aA74.44%0.1410117.1aA15.3bcde34.8abABC33.9cDE28.29%0.13由上表知1号,开花率最高,达91.43%,株高、叶绿素值均为最大,较2号分别提高46.9%、7.6%,其次是8号也有较高开花率为76%,株高、茎粗、叶绿素开花率较2号分别增加16.8%、6.5%、6.2%。开花率较高的品种依次为1号、8号、9号、4号,粗高比较高的品种有4号、5号、3号和6号。1号、8号、4号是此生长阶段表现较好的品种。表3.春茬日光温室不同番茄品种品质比较番茄品种硝酸盐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mg/kgmg/g%mg/100g1223.2100.78.254.529.92(CK)176.364.36.035.114.83172.675.36.240.814.64135.970.25.537.812.65145.279.25.842.514.86131.783.06.144.516.47135.673.95.639.716.88126.874.75.440.017.29154.252.24.828.510.310118.666.14.835.414.212 由上表知,与2号相比,6号的硝酸盐含量降低25.3%,可溶性总糖和Vc含量分别提高29.1%、10.8%;番之味5号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均为最高,较2号分别提高56.6%、36.7%、102%;3号与2号相比,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提高17.1%、3.3%。1号、3号、6号,品质好,是筛选出的口感番茄品种。表4.春茬日光温室不同品种番茄口感客观评价结果(2021.5.24)品种横径(mm)纵径(mm)硬度/N(上)硬度/N(中)硬度/N(下)皮厚(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kg)皮色868.2053.269.19.711.38.495.10.204粉红色372.2452.727.99.79.96.375.90.17粉红色575.0250.5610.69.910.65.215.20.124粉红色143.2134.757.18.28.05.435.70.055橘红色467.6252.177.68.111.26.605.30.146粉红色672.6250.399.110.110.87.905.80.145粉红色277.6955.6611.112.413.18.065.40.17粉红色1064.8255.5110.111.712.47.665.70.164粉红色770.4454.217.49.67.45.655.30.183粉红色966.5747.548.99.710.87.125.10.174粉红色由上表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结果比2号高的品种依次有3号、6号、1号、10,均在5.5%以上。各部位平均硬度在10N以下的番茄品种依次为1号、优柿5号、4号、3号、9号。表5.春茬日光温室不同品种番茄亩产比较(2021年上半年)品种亩产量/kg36031.77a85753.89a95724.22a45707.85a75229.22a25207.21a14975.00a64905.33a104864.00a54858.22a由上表知,产量较高的品种为3号、8号、9号、夏之宝石、7号、2号,亩产量均在5200kg以上,但各番茄品种亩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表6.不同番茄品种生长情况及产量比较品种株高/cm茎粗/mm叶绿素/%第一穗果坐果数亩产量/kg浙粉70257.22bB10.73aA53.04abA1.66aA6560.3荷兰硬粉67.22aA10.39aA51.72bA2.55aA6040.0凯萨66.88aA11.15aA54.2aA2.88aA6905.8原味1号68.33aA8.43bB53.84abA2.44aA4097.712 2018年4月17日调查番茄长势,结果表明原味一号番茄品种株高与荷兰硬粉、凯萨没有差异,但这三个品种均较浙粉702品种高,且差异显著。原味一号比较细,茎粗较小,但叶色与其他品种无显著差异。4各品种第一穗果坐果个数均无显著差异。但原味一号品种的亩产量均较其他品种略低,亩产量为4097.7kg。表7.不同品种果实性状测定品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肉厚横径纵径果形指数(100000Pa)(%)(mm)(mm)(mm)浙粉7028.35.636.9373.662.40.85荷兰硬粉8.25.178.2171.661.50.86凯萨11.35.408.7269.857.70.83原味1号7.77.406.5552.943.90.832018年6月20日测定果实性状,由结果可知,原味一号品种较其他品种硬度最小。原味一号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7.4%。原味一号果形较小,横泾、纵径均最小。表8.不同品种果实测定品质品种硝酸盐mg/kg可溶性总糖mg/gVCmg/100g可滴定酸%糖酸比浙粉70230.33635.26010.7560.6175.717122荷兰硬粉63.05835.16910.0770.5985.878939凯萨43.42231.6359.5350.5275.99857原味1号92.63055.44815.3600.7207.7011332018.05.29日在果实成熟期测定果实品质,由结果可知,四个品种硝酸盐含量均在果菜绿色无公害范围之内,且原味一号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为55.448mg/g,VC含量也最高,达15.360mg/100g,但可滴定酸含量也较高,糖酸比最高,为7.7,所以原味一号品种口感较好,品尝起来酸甜可口,为筛选出的高品质口感番茄品种。2、高品质口感樱桃番茄品种比较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点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现代农业试验园区栽培室塑料大棚。供试品种为原味一号、黄金果、紫球妮妮、绿一点红、王妃、黄贝贝、红千禧、秦淮红豆、黑丽人。定植时间为2020年3月16日,分别与2020年4月2日和2020年5月20日调查各品种植株生物学性状,2020年6月10在果实成熟期取样测定果实性状。收获期记录产量,并测定果实品质。结果如下:表9.不同品种樱桃番茄生物学性状比较12  株高cm茎粗mm叶绿素开花节位开花率%改良粉圆30.53abcAB4.54fE55.21cdBCD853.57紫球妮妮27.67cdeBC5.92bcBC51.03efgDEF816.98黄金果33.27aA4.65efE49.4gF642.42绿罗成31.27abAB6.95aA53.07defCDEF725.00绿一点红22.53fD6.56abAB50.68fgEF713.21黄贝贝25.67efCD4.74efE53.91cdeCDE637.74红千禧31.47abAB5.36cdeCDE60.52aA616.98秦淮红豆27.47cdeBC5.46cdCDE56.41bcABC535.85黑丽人27.27deBC5.82cBCD58.91abAB85.66樱桃番茄生长前期,黄金果、原味1号、红千禧、绿罗成、改良粉圆株高较其他品种较高,株高均在30cm以上,原味1号较绿一点红株高高出43.5%,与绿一点红和黄贝贝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原味1号、改良粉圆、黄金果开花率在50%左右,开花较早。其它品种开花率在38%以下,原味1号和黄金果的开花节位也较低,在6节左右,节位最低的品种为秦淮红豆为5节,其它品种开花节位为7或8节。表10.果实口感及商品性状测定 单果重/g畸形果率/%裂果率/%口感果形颜色改良粉圆25.900酸甜圆形粉色紫球妮妮38.600酸皮厚软沙面汁少上宽下窄偏长紫色黄贝贝2700味淡皮厚圆形黄色黑丽人47.100酸沙味淡圆形半黑半红绿一点红63.300酸沙软空心圆形纹绿罗成68.200酸葫芦形绿色红千禧17.500酸甜皮厚皮紧汁少梭形红色秦淮红豆16.700甜皮软汁多圆形红色黄金果13.300较甜梭形黄色12 秦淮红豆、黑丽人、王妃、绿罗成、紫球妮妮、原味1号,果皮平均硬度在6.3-8.5N之间,其他品种果皮硬度在10-12N之间,果皮较硬。原味1号、黑丽人、黄贝贝、绿一点红、王妃、绿罗成果肉厚度在4.1-5.7mm之间,其余品种果肉厚度在2.6-4.0mm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秦淮红豆、原味1号超过8%,红千禧和黄金果在7%-8%之间,改良粉圆、紫球妮妮、黄贝贝、王妃、绿罗成在6%-7%之间。红千禧、秦淮红豆、黄金果单果重在20g以下、改良粉圆、黄贝贝、紫球妮妮单果重在25-40g之间,黑丽人、绿一点红、绿罗成单果重在45-70g之间,原味1号和王妃单果重在85-100g之间。除王妃有裂果和畸形果外,其他品种果实圆润,无裂纹。综合口感,黄金果和情怀红豆纯甜,原味1号和红千禧酸甜,这几个都是高品质优良的品种。表11.不同品种樱桃番茄品质比较品种硝酸盐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糖酸比mg/kgmg/g%%mg/100g改良粉圆207.0546.366.300.4231.8111.03黄金果273.0551.677.150.4622.3811.23紫球妮妮219.7351.295.550.3922.6213.15黄贝贝240.9540.605.600.4023.8710.15红千禧286.2468.927.850.4131.2516.81情怀红豆279.0456.927.350.5530.9010.35黑丽人203.1433.224.100.3328.3210.07由上表知,各个番茄品种硝酸盐含量均符合国标标准(≤440mg/kg)。其中原味1号、红千禧、情怀红豆、王妃、黄金果、紫球妮妮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均达50mg/g以上。原味1号可溶性固形物最高,达8.65%。改良粉圆VC含量最高,达31.81mg/100g。红千禧、黄金果、改良粉圆糖酸比较高,原味一号可滴定酸最高。(二)有机肥底肥施用技术提升番茄品质试验1、基本情况供试番茄品种:普罗旺斯。定植时间:2021年3月15日。试验地点及规模: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现代农业试验园区连栋北第二大棚,长度84米,宽8米,约1亩。2、试验设计腐熟豆粕+玉米秸秆、腐熟牛粪3000kg/亩、奋斗生物有机肥亩2400公斤/亩。各区化肥使用量相同。表12.试验处理东1区,处理1-1底施化肥+豆粕东2区,处理2-1底施化肥+牛粪东3区,处理3-1CK东1区,处理1-2底施化肥+豆粕+定植时菌剂东2区,处理2-2底施化肥+牛粪+定植时加菌剂东3区,处理3-2CK+菌剂3、试验结果(1)生物学性状比较12 表13.不同有机肥处理番茄生物学指标比较1(2021.4.16)处理株高/cm茎粗/mm叶绿素/%第一穗花开花节位豆粕+化肥63.47bAB12.59aA56.58aA6.07aA牛粪+化肥62.07bBC11.68cB56.31aA6.13aA奋斗生物有机肥58.13cCD12.36abAB56.81aA5.80aA豆粕+化肥+菌67.80aA12.15abcAB57.81aA6.00aA牛粪+化肥+菌61.93bBC11.92bcAB54.71aA5.60aA奋斗生物有机肥+菌57.40cD11.91bcAB55.32aA6.13aA不加菌的处理,豆粕处理的番茄株高较奋斗肥提高9.2%,与奋斗肥之间差异极显著;牛粪较奋斗肥株高提高6.8%,与奋斗肥之间差异显著。茎粗相比,豆粕与牛粪肥之间差异极显著,茎粗提高7.8%。豆粕加菌比豆粕不加菌的株高提高6.8%,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茎粗提高4.0%,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2)光合作用比较表14.不同有机肥处理番茄光合作用比较处理A(μmolCO2·m2·s-1)E(mol/m2/s)gs(mol/m2/s)Ci(ppm)ΔC豆粕+化肥13.83aA4.38aA0.29aA304.50aA42.33aA牛粪+化肥14.48aA4.33aA0.24aA284.17aA44.50aA奋斗肥15.91aA5.17aA0.30aA280.17aA48.67aA豆粕+化肥+菌14.61aA4.59aA0.31aA312.17aA44.83aA牛粪+化肥+菌14.63aA4.57aA0.25aA286.83aA45.00aA奋斗肥+菌14.87aA5.07aA0.29aA290.17aA45.50aA豆粕加菌比不加菌光合作用提高5.6%,蒸腾作用提高4.8%;牛粪加菌比不加菌光合作用提高1.0%,蒸腾作用提高5.5%;不加菌的3有机肥处理之间比较,奋斗有机肥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均最高。(3)番茄果实品质结果所有底肥加菌剂的处理均能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的含量,豆粕加菌剂比不加菌剂的硝酸盐含量降低7.6%,牛粪加菌剂比不加菌剂的硝酸盐含量降低10.8%,奋斗肥加菌剂的比不加菌剂的硝酸盐降低23.1%。豆粕加菌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升高,可滴定酸降低。(三)叶面喷肥提高品质效果试验1、基本情况试验设计12 定植时间:2021年3月16日定植品种:金棚11号自花序现蕾期开始叶面喷肥,前期每10天1次,整个生育期共喷施7次。图2.田间试验效果图3、试验结果(1)长势结果:表15.不同叶面肥喷施下番茄生物学指标比较(南区)处理株高/cm茎粗/mm叶绿素/%顶端花序到生长点距离(cm)处理181.4bAB13.6cB59.1bAB9.3abA处理281.3bB15.0abAB59.5bAB8.3bA处理381.7bAB15.7aA60.7abAB9.6abA处理479.2bB14.4bcAB58.0bB12.1aACK85.3aA13.9cB62.5aA12.1aA结果:由表知,处理3长势粗壮,叶色较浓。(2)光合特性:表16.不同叶面肥喷施下番茄光合特性比较(南区)处理A(μmolCO2·m2·s-1)E(mol/m2/s)gs(mol/m2/s)Ci(ppm)处理114.2aA4.6abA0.25aA272.3aA处理213.4aA4.4abA0.21abA272.3aA处理311.6aA4.2bA0.21abA283.0aA处理414.8aA5.4aA0.26aA274.7aACK11.3aA4.2bA0.17bA280.5aA结果:处理4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较对照清水处理分别高出25.7%、28.6%,且气孔导度最大,胞间CO2浓度较小,但各处理差异不显著。(3)产量结果:处理3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最低,糖酸比最高为16.18,且较对照提高了9.18%,故该处理能改善番茄品质及口感。(三)水肥精准管理试验效果1、试验基本情况定植时间:2021年3月16日定植品种:金棚11号试验位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现代农业试验园区控水试验处理:12 处理区(南区)灌水方案为:定植水浇透,一般20方左右,缓苗后浇缓苗水,以后整个生长期每次6~8方,每个6-8方中间,加一次大水约8~10方左右,盛果期及中后期的管理,土壤应当保持见干见湿。对照区(北区)按常规习惯灌水方式。浇水施肥田间管理情况如下:整个生育期施肥浇水情况具体见上表,共浇水10次。南区整个生育期共浇水30方(1/4亩),即整个生育期120方/亩;北区整个生育期共浇水45方(1/4亩),即整个生育期180方/亩。故南区较北区(对照)节水33.33%。南、北区整个生育期各施肥7次,肥料种类为盟邦水溶肥和沃丰地宝(氨基酸肥),南区共施水溶肥4次,共18.5斤(即37kg/亩),施沃丰地宝(氨基酸肥)3次,共7.5L(30L/亩)。北区施肥次数和施肥量同南区。2、试验结果(1)不同灌水量对番茄长势影响表17.不同灌水量下番茄生物学指标比较(处理4即重复四)处理株高/cm茎粗/mm叶绿素/%顶端花序到生长点的距离(cm)南区82.34aA14.56aA58.45aA12.54aA北区(对照)79.07aA15.29aA62.06aA11.69aA结果:控水处理及对照长势差异不显著,所以减少灌水量对番茄长势没有太明显的抑制作用。但重复五(喷清水处理)南区长势明显弱于北区,这说明了喷施磷酸二氢钾、阿速勃叶、葡萄糖等可以缓解灌水量对番茄植株长势的影响。(2)不同灌水量对番茄光合特性影响表18.不同灌水量下番茄生物学指标比较处理光合速率(μmolCO2·m2·s-1)蒸腾速率(mol/m2/s)气孔导度(mol/m2/s)胞间CO2浓度(ppm)ΔC南区15.35aA5.61aA0.27aA276.78aA47.13aA北区13.34aA4.81aA0.26aA300.44aA40.64aA结果:控水处理与对照番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差异不显著,说明减少灌水量对番茄光合特性没有明显抑制。(3)品质结果:12 喷清水处理的南区与北区相比,北区番茄可溶性糖为65mg/g,明显低于南,74.1,而可滴定酸高于南区,故减少灌水量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提高20%。南区番茄硝酸盐含量低于北区,相对减少量达16.86%。故减少灌水量提议提高番茄品质和口感,而且可节水33.33%。其他各重复也均表明南区番茄可溶性糖高于北区,均提高了糖酸比。(4)产量结果南区控水除处理1、处理5(CK)处理较北区增产10.51%、0.35%外,其余重复均表明减少灌水量对产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处理3影响不太明显,仅减产2.17%。喷施各处理结果表明,南区处理1和处理3均较清水对照增产,增产率分别达17.71%、8.87%。北区重复试验表明,处理1-处理4均较对照有增产效果。五、与相关标准比较该标准在近年来多次的生产与调试的基础上,比较了多个设施番茄栽培、设施番茄绿色生产的技术规范,参照了多个相关标准作了充分的比较和调整,制订了“高品质鲜食番茄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标准编制依据充分,技术成熟先进,各项技术指标科学、合理。本研究制定的技术规程针对性强,实用技术简单,规程中制定的技术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大力推广本规程,可推动我省高品质番茄的规范生产,有力推动我省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