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四川农业大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ID:8149177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07

四川农业大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四川农业大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四川农业大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四川农业大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四川农业大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农业大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四川农业大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3)农林经济管理一、学科简介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已经成为一个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及社会学的综合性一级学科,是研究农林经济运行规律及其管理机制的学科。鉴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及其特殊重要性,国内外学术界都高度重视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对政府农业政策制定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该学科在原来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实践,进一步吸收了国外较为规范的农业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取得了长足发展,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不断完善并与国际接轨,正朝着农业管理学科与农业技术

2、学科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向深入发展。该学科在持续关注传统“三农”问题研究领域的同时,依据环境与形势变化,不断衍生出新的研究热点,进一步在农林经济发展、农林经济组织与制度、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农村金融问题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研究方法上越来越倾向于实证方法、计量分析等研究方法的广泛应用。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一)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

3、,具有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与探索精神,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了解所从事研究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外文文献、运用外国语进行科技论文写作与口头报告,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三)具有较强的外国语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译、写),熟练地在本专业领域内开展学术交流。6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四

4、)身心健康。三、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设置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管理(120301)1、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2、现代农业发展与管理3、农村经济组织与制度4、农业资源配置与环境管理5、农业产业链与供应链管理6、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7、农产品贸易8、农村金融林业经济与管理(120302)1、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2、林业经济组织3、森林生态资源与环境经济四、课程设置(一)课程体系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任课老师备注学位课公共学位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1政治教师组英语31英语教师组专业学位课农林经济管理前沿22傅新红,王芳双语高级宏观经济学21陈蓉,曹正勇双语高级微观经济学2

5、1曹正勇,陈蓉双语专业基础课高级计量经济学22郑循刚,陈冬冬双语必修环节科研诚信与道德01导师组中期考核03导师组开题报告03导师组研究生班讨论22导师组学术活动21-6导师组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管理学研究方法11导师组双语农林经济政策11陈文宽,张克俊双语资源与环境经济11冉瑞平,何格双语林业与林区公共管理11曾维忠,王雨林双语土地资源管理11邓良基,李建强双语农村区域发展11庄天慧,郭晓鸣双语农村金融研究11蒋远胜,吴平双语跨专业选修课可根据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其它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程6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二)课程学时每学分对应于理论授课、实验或实践均为16学

6、时。(三)主干课程说明1.《农林经济管理前沿》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业、农村与农民;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2.《高级宏观经济学》本课程重点学习现代高级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及宏观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使学生掌握宏观模型建模方法。具体学习的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增长理论、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货币政策理论等,主要的宏观经济模型包括最优增长模型、索罗增长模型、真实经济周期模型、跨际叠代模型、新凯恩斯模型等。并讨论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如何考虑现实经济约束,拓展模型以增强模型解释力。本课程采

7、取基础理论模型教授与经典文献阅读相结合的方式,理论模型与文献一一对应,增强学生理论模型的实际运用能力。3.《高级微观经济学》本课程讨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需求理论,生产理论,博弈论,以及不对称信息理论等。课程内容是在中级微观经济理论基础上的深化和扩展,强调模型论证的严密和完整。为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研究能力,本课程既讲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模型,又研读与农业经济研究相关的前沿文献。通过本课程的训练,以期能帮助学生(1)扎实经济学理论功底;(2)培养研读经济学文献的品味;(3)提高借助经济学理论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4.《高级计量经济学》该课程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