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课件电子教案

《荒原》.课件电子教案

ID:81648551

大小:73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8-04

《荒原》.课件电子教案_第1页
《荒原》.课件电子教案_第2页
《荒原》.课件电子教案_第3页
《荒原》.课件电子教案_第4页
《荒原》.课件电子教案_第5页
《荒原》.课件电子教案_第6页
《荒原》.课件电子教案_第7页
《荒原》.课件电子教案_第8页
《荒原》.课件电子教案_第9页
《荒原》.课件电子教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荒原》.课件电子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荒原》导读一、艾略特的生平与创作概况英国诗人,后期象征派大师,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学习哲学,在伦敦结识了英美意象派诗歌的领袖庞德。加入英国国籍,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艾略特创作的诗歌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小老头》、《荒原》、《空心人》、《圣灰星期三》、《四个四重奏》等。戏剧作品有《大教堂凶杀案》。诗学论文有《圣林》、《基督教社会的理想》等。早期表现了现代文明人精神生活的苦闷、痛苦和幻灭感。《空心人》表现了西方人面对濒临崩溃的现代文明时的精神空虚和痛苦心态。晚期思想发生了明显转变,试图在宗教中寻找西方社会的出路。如《四个四重奏》

2、旨在为濒临危机的现代人寻求救赎之路。提出了“非个性化”理论。诗歌创作不是个人感情的自发流露,而是一种智性活动。“客观对应物”:用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的一系列实物、场景或一连串事件。使用隐喻、象征、暗示、典故等艺术手法。二、《荒原》的内容梗概共分五章。第一章“死者葬仪”,暗指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们与死人无异;第二章“对弈”,表现了现代人的空虚、堕落。第三章“火诫”,写泰晤士河畔的今昔,伦敦各种人物的萎缩的生活。第四章“水里的死亡”主要写腓尼基水手死后的情形,水指泛滥的情欲之水。第五章“雷霆的话”,认为只有皈依宗教,现代人才可能获得拯救。三、《荒原》的分析

3、评论《荒原》是艾略特最有影响的一首长诗,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荒原》整体神话框架1、魏士登女士《从祭仪到神话》:“寻找圣杯”的神话原型2、弗雷泽《金枝》:繁殖神崇拜、“死而再生”的神话原型,3、通过神话故事中荒原的荒芜、救治和复苏的象征链条来结构作品。反映一战后整个西方社会的颓败景象,揭示现代文明人精神生活的空虚与痛苦,表现一战后西方人的精神危机。拯救现代人“荒原”式境地,“雷霆的话”引用佛经“舍予、同情、克制”来劝诫现代人,表明皈依宗教是获得拯救的唯一出路。《荒原》的艺术特点:1、借用神话框架来结构作品,将古代和现代并列呈现。2、使

4、用新奇的意象和丰富的象征等各种“客观对应物”表达诗歌意蕴。3、戏剧化手法的使用。4、旁征博引5、使用了多语种、多语体的、色调斑驳的诗歌语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