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ID:81775926

大小:1.22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2-06-15

上传者:183****4338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1页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2页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3页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4页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5页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6页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7页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8页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9页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10页
资源描述: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主要内容:  常见症状护理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癫痫病人的护理  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常见症状护理  一、头痛的护理  (一)头痛的病因 分颅内因素和颅外因素。  1.颅内因素:感染、血管病变、占位性病变、脑外伤等。  2.颅外因素:包括颅脑附近器官或组织病变(五官、颈椎、颈肌)以及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高热、缺氧、中毒、肾衰竭、神经衰弱等。  (二)头痛的临床表现  疼痛特点:  1.高血压性头痛、偏头痛及发热性头痛:搏动性跳痛。  2.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产生剧烈的头痛,并伴有频繁呕吐。  3.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面部阵发性电击样短促剧痛;疼痛部位浅表者,多由眼、鼻、鼻窦、牙齿等病变部位引起。  加重特点:  1.高血压头痛晨起重。  2.眼病性头痛常见午后加重。  3.颅内压增高的头痛多夜间加重。  4.颅内占位性头痛多为晨间加剧且进行性加重,给镇痛药无效。  5.由体位变动而加重的头痛有腰穿后头痛、外伤性头痛、颅内压增高性头痛。  6.头痛的同时伴有呕吐多见于脑膜刺激性头痛、偏头痛和颅内压增高。  7.由于劳累和精神紧张引起的头痛经休息后可缓解。  (三)头痛的护理措施  1.观察头痛性质、强度的变化:当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瞳孔不等大、意识变化、呼吸不规则等脑疝先兆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快速滴入20%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  2.脑梗死病人头部禁用冷敷及冰袋,以免影响脑部供血。脑出血病人可头部降温,起到减少脑组织耗氧量,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作用。  3.颅内压增高者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禁止灌肠。    二、感觉障碍的护理  (一)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1.感觉障碍:  (1)末梢型感觉障碍:四肢远端呈手套或袜套型感觉障碍。  (2)节段性带状分布的感觉障碍:脊髓后根受压。  2.脊髓病变:脊髓不同高度的双侧损害造成躯体及四肢节段性全部感觉缺失或减退并伴有截瘫或四肢瘫和大小便功能障碍。  3.分离性感觉障碍:一侧肢体深感觉障碍而浅感觉(痛觉、温度觉)正常。  4.交叉性感觉障碍:延髓外侧病变是一侧面部感觉障碍,对侧肢体痛觉、温度觉障碍。  5.“三偏征”:内囊病变时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同时伴有对侧偏瘫和对侧同向偏盲。  (二)感觉障碍的护理措施

1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  1.由于病人对损伤无保护性反应,因此对病人要防止烫伤,对有感觉障碍者患肢不使用暖水袋保暖。  2.衣服应柔软宽松以减少对皮肤刺激。  3.深感觉障碍者外出行走特别是在晚间要有人陪伴及搀扶。  4.对偏瘫有感觉障碍的病人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防止压疮的发生。    三、瘫痪的护理  (一)瘫痪的性质  瘫痪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中枢性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周围性瘫痪)。  1.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无肌萎缩。  2.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有明显肌萎缩。  3.运动障碍。  评估有否瘫痪,按0~5级划分: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  5级:正常肌力。  例题  某下肢瘫痪患者,经查肢体能在床面上滑动但不能自行抬起,此肌力应判为  A.0级  B.1级  C.2级  D.3级  E.4级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肌力2级: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不能抬起。  (二)瘫痪的病变部位  1.内囊病变:表现为一侧上下肢瘫痪,称为偏瘫。  2.一侧脑干病变:是一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对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称为交叉瘫。  3.脊髓横贯性损伤:表现双下肢瘫痪,称截瘫。颈段脊髓横贯性损伤,是双侧上下肢均瘫痪称四肢瘫。  4.肌肉病变:是单肌或一组肌肉瘫痪,称肌肉性瘫痪。  (三)瘫痪的护理措施  1.患侧肢体应放置功能位置。  2.急性期后(约发病1周左右):肌张力开始增强,患肢出现屈曲痉挛,应尽早对患侧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及按摩,可促进自主神经的恢复,改善面部血循环及营养状况,被动运动还可对病人大脑形成反馈刺激;患肢肌肉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协助病人离床行走,逐步锻炼直到恢复运动功能。    四、昏迷的护理  (一)昏迷的病因  可分脑部病变及全身性病变两大类。  1.脑部病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如脑炎、脑膜炎、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大脑占位病变如脑肿瘤、颅内血肿。  2.全身性疾病:包括中毒性肺炎、败血症;心血管病如高血压脑病、肺性脑病、阿-斯综合征;内分泌及代谢病如糖尿病昏迷、肝性脑病、尿毒症;理化因素所致如CO中毒、中暑、农药中毒、巴比妥等中毒。

2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  (二)昏迷的程度  1.浅昏迷:随意运动消失,对声、光等刺激毫无反应,但强刺激,病人可有痛苦表情、呻吟及下肢防御反射等。  2.深昏迷: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各种反射消失,意识全部丧失。  (三)昏迷伴随的症状及体征  1.呼吸异常:鼾声呼吸并伴有一侧面肌瘫痪,提示脑出血;颅内压增高呼吸减慢。  2.脉搏慢而洪大:常见于脑出血、乙醇中毒。  3.偏瘫:脑血管病。  4.颈强直:是各种脑膜炎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体征。  5.瞳孔变化:脑疝病人可出现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消失。癫痫发作时,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四)昏迷的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昏迷程度,瞳孔有无变化。  2.确保呼吸道通畅。  3.对尿失禁病人勤换尿布,防止泌尿系感染及压疮的发生。  4.昏迷病人如有不安表情及轻微躁动应考虑有便意,可提供便器。如便秘3天可使用开塞露或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以防病人排便用力时导致颅内压高。  5.预防呼吸道感染,去除义齿,每日清洁口腔2次。  补充内容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一)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1.脑:脑又分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  (1)大脑:表面为大脑皮质所覆盖。  (2)间脑: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连接脑干与大脑半球。  (3)小脑:与运动的平衡、协调有关。  (4)脑干:由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    2.脊髓:脊髓位于椎管内,是脑干向下的延伸部分,上端与延髓相连,下端以终丝终止于第一尾椎的骨膜。发出31对脊神经,是四肢和躯干的初级反射中枢

3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二)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共有12对。  2.脊神经:共有31对,均发自脊髓的各段面。    脑神经:共有12对。  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位听神经,Ⅸ

4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  第二节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脑出血  (1)脑实质内出血  1)出血部位:内囊处出血最常见。  2)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出血最为常见。  3)其发病机制:动脉硬化造成脑动脉血管弹性降低,或产生小动脉瘤,当兴奋或活动时,在高血压的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血管破裂,以大脑中动脉深部分支豆纹动脉最为常见。  

5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  2.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脑部血管畸形、白血病、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可致血管破裂。    (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小中风,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部位纤维素与血小板黏附,脱落后成为微栓子,进入颅内动脉,引起颅内小血管被堵塞缺血而发病。但栓子很小,容易自溶或因血流冲击被击碎,使更小的碎片进入远端末梢血管,使得循环恢复,神经症状消失。微栓子可反复产生,因此本病可反复发作。  2.脑血栓形成:动脉硬化、风湿病、红斑性狼疮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是较常见的病因。在动脉壁病变(内膜肥厚粗糙)的基础上,管腔变窄,同时血小板破裂使红细胞、纤维素等黏附于粗糙处,血小板破裂释放花生四烯酸,转化为血栓烷,能促使血小板再聚集,血栓不断增大而最终阻塞血管。  3.脑栓塞:颅外其他部位病变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骨折、人工气胸等均可形成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    二、临床表现  (一)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1.脑出血  (1)多在白天发病,如情绪激动、活动度,以内囊出血最多见。  (2)表现:剧烈头痛、头晕、呕吐(颅内压增高),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3)体检:颜面潮红、意识障碍、脉慢而有力,血压可高达200mmHg以上,出血常损害内囊而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称为“三偏征”)。  (4)因大量出血致颅内压增高、短期内迅速形成脑疝而死亡。  2.脑桥出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表现为出血灶侧周围性面瘫,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称交叉瘫。当出血波及两侧时可出现四肢瘫,瞳孔呈针尖样。  3.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呕吐、枕部头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4.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例题  脑出血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  A.延髓  B.内囊  C.小脑  D.脑室  E.脑叶  『正确答案』B

6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答案解析』脑出血以内囊出血最多见。  患者,男58岁。有高血压病史,某日,在与朋友共进晚餐时,饮白酒半斤,回家后突感头痛剧烈,头晕,呕吐,不能站立,左侧肢体活动障碍,步态不稳。患者可能的诊断  A.内囊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脑栓塞  D.短暂脑缺血发作  E.高血压危象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与朋友共进晚餐时饮白酒半斤,回家后左侧肢体活动障碍等可判断患者为内囊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以不出现  A.剧烈头痛  B.脑膜刺激征  C.频繁呕吐  D.一时性意识障碍  E.一侧肢体瘫痪  『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以不出现一侧肢体瘫痪。  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老年患者常症状典型.  B.CT是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敏感安全的首选方法  C.常见并发症为再出血和迟发血管性痉挛  D.大动脉瘤破裂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E.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4~6周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青壮年更常见些。  (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1.脑血栓形成  (1)多发生于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一般无意识障碍,进展缓慢,常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发病。  (2)表现:起病先有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无力及一过性失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等前驱症状。常于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病,早晨起床时才发现半身肢体瘫痪。  (3)由于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引起病灶对侧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同侧视觉障碍。

7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  (4)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闭塞表现为眼震、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交叉瘫或四肢瘫。    2.短暂脑缺血  发作多为突然起病,持续时间短,可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偏瘫或单瘫、单眼失明、眩晕眼震、恶心、呕吐等症状。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  3.脑栓塞  多发生在静止期或活动后,起病急骤,多无前驱症状为特点。颈内动脉系统阻塞,一般表现为突然失语、偏瘫及局限性抽搐等。椎动脉系统阻塞,常出现眩晕、复视、共济失调、水平眼震及交叉性瘫痪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病因是  A.动脉硬化  B.结节性动脉炎  C.先天性血管畸形  D.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E.持久发作心房颤动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  患者男,61岁。风心病伴二尖瓣狭窄6年,伴心房颤动5年。1小时前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来诊。最可能的原因是  A.心脏骤停  B.发生室颤  C.心排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  D.心房血栓脱落,脑栓塞  E.脑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脑栓塞多发生在静止期或活动后,起病急骤,多无前驱症状为特点。一般表现为突然失语、偏瘫及局限性抽搐等。

8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    三、辅助检查  1.意识状态:脑出血常有意识变化,脑血栓形成多无意识变化。  2.CT:目前成为诊断急性脑血管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首选的检查。脑出血在CT图像上呈高密度影,脑缺血造成脑组织水肿和坏死,在CT图像上呈低密度影。MRI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3.脑脊液检查:脑出血可为均匀血性,压力增高至200mmH2O以上。脑缺血脑脊液检查为正常。  4.病理反射:内囊出血巴宾斯基(Babinski)征阳性,蛛网膜出血脑膜刺激征阳性。    例题  目前区别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的最可靠依据是  A.发病急缓  B.瘫痪程度  C.昏迷深浅  D.脑脊液检查  E.脑CT检查  『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目前区别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的最可靠依据是脑CT检查。    四、治疗原则  1.出血性脑血管病:以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血压为主要措施,同时应用止血药。目前降颅压的首选药为20%甘露醇。因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由于头痛剧烈可根据医嘱给予脱水药、镇静镇痛药,但禁用吗啡与塞替派,因其有抑制呼吸中枢及降低血压作用。  2.缺血性脑血管病:以抗凝治疗为主,同时应用扩血管药、血液扩充剂以改善微循环。脑血栓发病6小时内可作溶栓治疗。    五、护理措施  1.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发病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病人,病人侧卧位,头部稍抬高,以免颅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水肿。  2.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4周。限制探视,并头置冰袋,可防止继续脑出血。  3.脑血栓:采取平卧位,以便使较多血液供给脑部,头部禁止使用冰袋及冷敷,以免脑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而使脑血流量减少。严密监测血压,过高或过低均应及时通知医生。  4.饮食护理  (1)急性脑出血病人在发病24小时内禁食,24小时后如病情稳,无颅内压增高症状,无上消化道出血者可行鼻饲流质饮食,并做好鼻饲管的护理。同时鼻饲液体温度不应过高以不超过30℃为宜。  (2)保证足够蛋白、维生素的摄入。每日控制在1500ml左右,注意静滴速度、避免肺水肿。  (3)意识清醒后如无吞咽困难,可撤掉胃管,酌情给予宜吞咽软食。

9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进食时病人取坐位或高侧卧位(健侧在下),进食应缓慢,食物应送至口腔健侧近舌根处,以利吞咽。  5.促进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每2小时翻身1次,以避免局部皮肤受压。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进行关节按摩及被动运动以免肢体失用,病情稳定后,特别是脑血栓病人的瘫痪肢体在发病1周后就应进行康复期功能训练。  6.言语训练:在肢体康复的同时应与语言训练同步进行。  例题  护理急性脑出血患者时应注意预防  A.压疮  B.呼吸道感染  C.应激性溃疡  D.脑疝.  E.心力衰竭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护理急性脑出血患者时应注意预防脑疝。  关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指导患者服药  B.保持血压稳定  C.发作停止后立即增加活动量,预防再次发作  D.给予低盐低脂饮食  E.安慰患者,消除紧张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短暂性脑缺血急性期过后适当增加活动量。  A.糖尿病  B.动脉粥样硬化  C.风湿性心瓣膜病  D.先天性脑动脉瘤  E.高脂血症  1.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2.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是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心瓣膜病。  3.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脑动脉瘤。  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B.脑出血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血栓形成  E.脑栓塞  1.有明显脑膜刺激征  『正确答案』C

10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答案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明显脑膜刺激征。  2.常可引起双侧瞳孔不等大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脑出血常可引起双侧瞳孔不等大。  3.多在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脑血栓形成多在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  4.脑血管意外发病最急的  『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脑血管意外发病最急的为脑栓塞。疾病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动脉硬化动脉硬化风心病二尖瓣狭窄高血压动脉硬化先天性动脉瘤破裂特点小于24小时慢,安静起病少有意识障碍相对年轻起病最急活动起病,严重意识障碍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治疗阿司匹林6小时之内,尿激酶溶栓同脑血栓减少搬动,降颅压为主绝对卧床休息4~6周第三节 癫痫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  癫痫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癫痫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继发性癫痫多为脑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如颅脑外伤、脑膜炎、脑部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尿毒症等。  例题  与原发性癫痫的发生有关的因素是  A.脑膜炎  B.脑肿瘤  C.脑血管病  D.颅脑外伤  E.遗传因素  『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与原发性癫痫的发生有关的因素是遗传因素。    二、临床表现  1.简单的部分性发作:以发作性一侧肢体、局部肌肉的感觉障碍或节律性抽搐为特征,或出现简单的幻觉,无意识障碍。  2.复杂的部分性:发作病人表现为吸吮、咀嚼、舔唇、流涎、摸索等动作的重复;伴有意识障碍。  3.单纯失神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停止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发作后仍继续原有的动作。  4.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以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为特征。先有瞬间麻木、疲乏、恐惧或无意识的动作为先兆

11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随后出现意识丧失,发出叫声倒在地上,所有骨骼肌强直收缩、头后仰、眼球上翻,上肢屈肘、下肢伸直,喉部痉挛,牙关紧闭,呼吸暂停,口唇发紫,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随即全身肌肉阵挛,约1分钟抽搐突然停止,口吐白沫,然后呈昏睡状态,伴有大小便失禁。约10余分钟至2~4小时后病人逐渐苏醒,对发作不能回忆。  若发作间歇期仍有意识障碍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例题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  A.小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  B.大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  C.大发作接连发生,间歇期仍处于昏迷状态  D.癫痫大发作药物控制不良者  E.短期内小发作接连发生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若发作间歇期仍有意识障碍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三、辅助检查  1.电生理检查:脑电图检查在癫痫发作间歇期亦可出现各种痫样放电,部分性发作病人可出现局灶性异常放电,常规脑电图记录时间短,目前可应用24小时脑电监测。  2.CT和MRI:对癫痫诊断无用,但通过检查可以明确病因。    四、治疗原则  1.对继发性癫痫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2.合理用药,长期用药者在完全控制发作后应再持续服药3~5年,然后再考虑停药。根据发作类型选择最佳药物。最好单一药物治疗,如两种以上类型发作同时存在,最多只能用两种药。  3.癫痫持续状态在给氧、防护的同时应从速制止发作,首先给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不超过每分钟2mg,以免抑制呼吸,在监测血压同时静脉滴入苯妥英钠以控制发作。  例题  患者,男性,35岁。有癫痫大发作史20年,低血压史15年。昨晚起大发作频繁,一直意识不清,并有发热38℃。今下午送急诊室。  1.这种发作类型临床称为  A.癫痫小发作  B.癫痫连续发作  C.癫痫持续发作  D.复杂部分性发作  E.单纯部分性发作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患者一直意识不清为癫痫持续状态。  2.首选的药物是  A.苯妥英钠缓慢静脉注射  B.异戊巴比妥钠缓慢静脉注射  C.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  D.水合氯醛灌肠  E.安定(地西泮)缓慢静脉注射  『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癫痫持续状态在给氧、防护的同时应从速制止发作,首先给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不超过每分钟2mg,以免抑制呼吸。

12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    五、护理措施  1.防止发作时发生意外  (1)如果是强直阵挛性发作,一旦发作应迅速将病人就地平卧,解开领扣和裤带,用软物垫在病人头下;移走身边危险物体,以免抽搐时碰撞造成外伤;抽搐发作时床边加床档。  (2)使用牙垫或厚纱布包裹压舌板垫于病人上、下磨牙之间,防咬伤舌头;抽搐肢体不可用力按压,以免造成骨折或关节脱位;精神运动性发作,应保护病人防止自伤和伤人。  (3)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形成癫痫持续状态,应立即按医嘱缓慢静脉滴入抗惊厥药物。    2.防止窒息发生:癫痫大发作时病人意识丧失,应松解衣领及裤带,病人头位放低,偏向一侧,便于唾液和分泌物由口角流出,必要时可使用吸引器,托起下颌,将舌用舌钳拉出,防止舌后坠堵塞呼吸道;不可强行喂水、喂药,以免误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用药护理: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不能随意停药或换药。  例题  下列关于癫痫的治疗要点,不正确的是  A.全身抽搐、意识丧失时,首先要立即用药以控制发作  B.积极预防外伤和并发症  C.开始用药时,剂量要由小到大,逐步增加  D.可以停药时,要缓慢减量  E.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癫痫患者全身抽搐、意识丧失时,首先以保证安全、预防外伤和其他并发症为主,而不是立即用药。  下列不符合癫痫发作的药物治疗原则是  A.药物剂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  B.根据发作类型选择最佳药物  C.定期监测血象及肝、肾功能和药物浓度  D.一般情况不主张联合用药  E.撤换药物要果断、迅速  『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癫痫患者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不能随意停药或换药。

13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  癫痫重点总结  1.强直-阵挛发作(GTCS)以全身对称性抽搐和意识丧失为特征。  若在短期内强直-痉挛频繁发作,以致发作间隙期内病人持续昏迷,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2.治疗原则:以保证安全、预防外伤和其他并发症为主,而不是立即用药。  3.护理:不可强行按压或用约束带捆扎抽搐的肢体以防骨折,禁止病人参加有危险的活动。  第四节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人的护理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大量资料提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    二、临床表现  本病一般为急性起病,大多数病人5~10天内达到高峰。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前可有病毒感冒及肠道感染表现,首发症状多数为双下肢无力,然后向上肢发展。主观感觉手足麻木,并有肌肉疼痛。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复视、头痛、大小便障碍等。  1.运动障碍:表现为下肢无力,以近端为主,行走困难。下肢重于上肢,无力或瘫痪常为对称性。若胸部呼吸肌麻痹,可引起呼吸困难。脑神经受损时,可有吞咽困难、饮水发呛、声音嘶哑的表现。  2.感觉障碍:有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自发性疼痛比较罕见,但在活动后可诱发肢体酸痛。一般不重,常被运动症状所掩盖。  3.自主神经障碍:主要有血压升高,出汗多,尿潴留,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房颤、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自主神经受损是病情危重的标志。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无异常。  2.血清免疫球蛋白可能在早期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可能加快。  3.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一般均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无色透明,常规化验出现典型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例题  男性,16岁,突然四肢弛缓性瘫痪,双侧面瘫一周来院,无尿便失禁,无发热,腰穿正常。  病前无感染史,首先应想到的诊断是  A.格林-巴利综合征(GBS)  B.脊髓灰质炎  C.重症肌无力  D.周期性瘫痪  E.急性脊髓炎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患者突然四肢弛缓性瘫痪,为周围性瘫痪,首先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GBS)。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不常见的表现为  A.视乳头水肿  B.双侧面神经麻痹  C.舌咽神经麻痹  D.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E.周围神经传导异常  『正确答案』A

14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内科护理学『答案解析』视乳头水肿为中枢性病变的表现,不属于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常见的表现。    四、治疗原则  1.激素治疗:地塞米松,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服用钾盐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并观察有无激素治疗的并发症。  2.血浆置换治疗: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措施,通过血浆置换可清除血中有害的抗体、免疫复合物、炎性物质,以及某些不利的补体。  3.用好人工呼吸器:是防止病人因呼吸麻痹死亡的最有力的措施之一。  4.后期治疗的重点:主要是预防并治疗各种感染。    五、护理措施  1.本病早期死亡多因呼吸肌麻痹所致,因此早期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非常关键。  2.吞咽困难者应及早予以鼻饲流质,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特别是维生素B12对神经髓鞘形成有重要作用。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保暖但禁用暖水袋,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按摩局部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4.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进行被动运动。  5.预防感染。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重点总结  1.首发症状常为四肢对称性无力,呈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自肢体远端向近端发展,括约肌功能多无影响。  2.辅助检查: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细胞数正常,而蛋白质明显增高,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通常在病后第3周最明显。  3.护理措施:本病早期死亡多因呼吸肌麻痹所致,因此早期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非常关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