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温病概论汇总

9温病概论汇总

ID:82209641

大小:1.14 MB

页数:58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U-2441
9温病概论汇总_第1页
9温病概论汇总_第2页
9温病概论汇总_第3页
9温病概论汇总_第4页
9温病概论汇总_第5页
9温病概论汇总_第6页
9温病概论汇总_第7页
9温病概论汇总_第8页
9温病概论汇总_第9页
9温病概论汇总_第10页
资源描述:

《9温病概论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温病概论

1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病因-温邪主症-发热证候特点-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温邪的特异性质,主要体现在:一是它从外感受而不同于内伤杂病的病因;二是性质属热而有别于伤寒、中风等风寒性质外感病的病因,易消耗人体的阴液;

4春夏长夏秋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四时温病伏寒化温春温病

51、风热病邪:(1)定义:具有风热性质的外感病邪称之为风热。(2)发病季节——冬春二季。(3)致发温病——称为风温,发于冬季的也称冬温。(4)风热病邪具有以下致病特点: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于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62、暑热病邪(火)(1)定义:具有暑热性质的病邪称之为暑热病邪。(2)季节:夏季。(3)致发温病:暑温。(4)暑热病邪具有以下特点:伤人急速,先入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于耗气伤津;易于兼挟湿邪,郁阻气分。

73、湿热病邪(1)定义:具有湿热性质的病邪称之为湿热病邪。(2)季节:长夏季节为多,但一年四季均可产生。(3)致发温病:湿温,由于感受湿热病邪而发病的为湿温,其他温病复感湿邪的为兼证,如为温兼温,暑温兼湿等。(4)致病特点: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主;易于困遏清阳,阴滞气机;病势缠绵,传变较慢。

84.燥热病邪(1)定义:具有燥热性质的病邪称之为燥热病邪。(2)季节:秋季。(3)致发温病:秋燥,指温燥而言。(因秋季气候的偏凉偏热其性质有属寒属热的不同。)(4)致病特点:病位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病情较轻,较少传变,易于痊愈。

95、温热病邪(1)定义:温热病邪由于冬受寒邪而未发病,至春则内伏之寒邪完全化热而形成的,这种伏寒化温,而形成的致病因素以温热性质为著,故称之为温热病邪。(2)季节:冬春二季,但其最终形成于春季。

10(3)致发疾病:春温。由温热病邪而引起的温病称为春温。(4)致病特点:①邪气内伏热自里发初起病位在气分,营分,属热自内发,古人视为伏气。②里热内迫特性显著,病变过程中温热特性显著。③易耗伤阴液。

116、温毒病邪(1)定义:温毒病邪亦称温毒,包括风热时毒、温热时毒、暑热时毒、湿热时毒、燥热时毒等。是指具有温热性质而又有肿毒特征的一种致病因素。它是六淫之邪蕴结不解而形成的。(2)多发季节:冬春二季,但四季也有散在发生。

12(3)温毒的致病特点:①发病急,传变快②温毒的种类不同,(受邪)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亦有一定的差异,③攻窜流走。④蕴结壅滞。

137、疠气(戾气)(1)定义:疠气亦称戾气,是指致病暴戾,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种致病因素。(2)季节:没有明确记载,但个人认为;四季均有,冬春较多。(3)致发疾病:温疫(烈性传染病)。

14(4)致病特点:①其性暴戾,致病力强。②具有强烈的传染性。③感染途径多从口鼻而入。④疠气有多种,不同疠气致病对脏腑经络有特异的定位性。⑤疠气致病对不同的动物科属有一定的选择性,所以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⑥生命力强,有增多趋势。

151、传染性2、流行性3、季节性4、地域性二、温病的特点

16温病的传染性:病邪可以通过口鼻、接触等途径传染给其他人,在人群中引起互相传染。有几点需要明确:一是温病的传染是指大多数病种而言,也有少数温病并不具有传染性,如夏季中暑、风温;二是温病的传染程度强弱差异很大,有的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有的则传染性较小;三是温病虽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但也并不是所有传染病都属于温病范围,如狂犬病、破伤风、肺结核等传染病因不具有“温热”的特征,故不属温病范围。

17流行性:有大小之别,与病邪本身的性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大流行小流行散在发生

18是指有的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有的温病则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四时温病”季节性:

19春季风热病邪

20夏季暑热病邪

21长夏湿热病邪

22秋季燥热病邪

23含义:温病的发生和流行又常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即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较为多见,而在其它地域则少见。甚至仅在某一地区发生。叶天士《温热论》:“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地域性:

24总之温病相当或包括现代医学的:①多种急性传染病;②多种感染性疾病;③还包括某些非传染性的热性病。

25三、和伤寒的关系广义伤寒《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指的是广义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和温病并列关系隶属关系狭义伤寒

26★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温病伤寒病因温邪寒邪受邪途径邪从口鼻入。邪从皮毛入。病机特点邪郁卫表,肺气失宣。温邪易伤阴。寒束肌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寒邪易伤阳。证候初起恶寒轻发热重,口微渴,无汗或少汗。初起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无汗。脉舌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脉浮数。舌质正常,舌苔薄白,口中和,脉浮紧。治疗辛凉解表,疏泄风热。辛温解表,发散风寒。

27四、温病学发展概况源于《内经》、发展于《伤寒论》、形成于明清(一)战国至隋唐时期--萌芽阶段对温病的因证脉治有了初步认识(1)病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温病乃作”是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气乃大温,草木乃荣,民乃厉,温病乃作”。

28(2)病因:I、伏寒化温说《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II、感受厉气说《肘后备急方》:“岁中有厉气,兼夹鬼毒相注,名曰           温病”。《诸病源候论》:提出温病是因“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对后世吴又可“疠气”学说有很大指导意义)

29(3)证候:当时的文献中对温病的证候表现都指出了热的特点。《灵枢·论疾诊尺篇》:“尺肤热盛,脉盛躁者病温也。”《素问·评热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可见,当时已经强调了温病热象偏重的特点。

30(4)预后:《素问·玉版论要篇》:“病温,虚甚死。”(5)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伤寒论》:提出清热、攻下、养阴等法为温病治疗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晋代的《肘后备急方》、唐代的《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记载了一些防治温病的方剂:如黑膏方、萎蕤汤、大青汤及犀角地黄汤等。(6)预防:《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避其毒气”。《千金要方》:“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防备之”。

31《伤寒论》对温病的认识《伤寒论·平脉法》篇里说:“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当须脉之”。《伤寒论·伤寒例》:“《阴阳大论》云:……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论》:提出清热、攻下、养阴等法,为温病治疗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2上述治疗对于温病治疗学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白虎汤—可直接用于温病气分胃热证调胃承气汤—变化为五承气汤(牛黄、导赤、增液、宣白、新加黄龙汤)麻杏石甘汤—温病之邪热壅肺茵陈蒿汤—湿热发黄

33(二)宋至金元时期--成长阶段1、治疗学上的新突破-突破了伤寒论的一些框框客观上病种的增加促使医家探求新的治法主观上认识的深入

34(1)主张灵活运用经方宋代医家朱肱提出使用经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朱肱在实践中也已体会到运用《伤寒论》辛温发散的经方治疗外感疾病不能一成不变,而必须根据发病地区,发病季节和病人平素体质的差异而灵活变化。

35补充朱肱,字翼中,江苏吴县人。代表作《类证活人书》。

36(2)强调热病治疗应以寒凉药为主,法当表里双解金元时代随着医学界学术争鸣的兴起,温病学才有了新的发展,在温病的理法方药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其中贡献最大的医家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刘河间,其贡献主要表现为:创新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变皆是热证立新法--治以寒凉为主,法当表里双解订新方--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表里双解剂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按邪热在上、中、下三焦及气分、血分不同而制方用药。

37刘完素,北宋末年到金代的人,字守真,号通玄先生,因为他生于河北省的河间府,就是现在的河间市,所以后世就称他为刘河间。他的著作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宣明论方》等,这几部书不是温病的专著,但是都谈到了温病的问题。特别是《素问玄机原病式》,它发展了《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在十九条基础上,把火热病的范围扩展了,特别提出外感六淫,热证居多。治疗上主张寒凉清热,因此后世称他为“寒凉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他的几部著作并不是温病学专著,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温病学辨证论治体系,但是他的用药理论对温病治疗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后世尊称他为温病学说的奠基人。学术影响:一直到明清诸家,如王安道。补充

382、理论上的新进展(1)宋代郭雍对病因学说有新的阐发,其《伤寒补亡论》云:“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这种春天新感邪气发生温病的学术观点,是对温病病因与发病学的新见解,为后世把温病分为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两大类别提供了依据。

39补充郭雍,生于北宋、南宋之间,字子和,号白云先生,后世多称他为郭白云。代表作《伤寒补亡论》大概成书于公元1181年。书中所说的内容虽然不多,但是价值很高。

40(2)金元时代,温病学在理论上的发展最突出地是开始明确划清了温病与伤寒的界限。元代末年医家王安道提出了温病与伤寒必须从概念、病因病理、治疗方法上明确划分界限。其在《医经溯洄集》中提出:(1)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正名(2)温病为里热外发,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病理(3)治疗以清里热为主,解表次之,亦有里热清而表自解者--治疗吴塘:“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伏气温病

41补充王履,字安道,江苏昆山人,生于元末明初。代表作《医经溯洄集》。学术思想受刘完素影响。

42

43总结概括理论上的进展:提出温病病因的不同看法及从病名、病机和治疗上区分伤寒和温病。治疗上的突破:主张灵活运用经方,强调热病的治疗以寒凉为主,提出外感病应按邪在三焦气血制方用药。成长阶段

44(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温病学发展到明清时代,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体系,从而温病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阶段温病学说得到蓬勃发展,盛行于大江南北,其主要的标志有:温病学人才辈出温病专著不断涌现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45特点:理论日臻完善治疗不断丰富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

461、著名温病学家及其著作(1)吴又可--《温疫论》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1582~1652年。本书成书于崇祯末年,为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其主要贡献如下:病  因:创“杂气”(其致病甚者称疠气)说。流  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感染途径:由口鼻而入。治  疗:以逐邪为第一要义,主疏利透达。

47吴又可学术思想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后世戴北山、杨栗山等人均承继其说,有人认为其可称为“温疫学派”。但是其治疗方法有一定针对性,并不用于各种温热病。

48(2)喻嘉言--《尚论篇》、《医门法律》、《寓意草》等名昌,别号西昌老人,江西人,后居常熟。其主要的学术思想有:a.瘟疫的治疗应根据上、中、下三焦病位,后以逐秽解毒为主(《尚论篇》)b.秋燥的性质与病证的诊断治疗(《医门法律》、《秋燥论》)c.将温病分为三例:冬伤于寒(实证)、冬不藏精(虚证)、冬伤于寒又不藏精(虚实相夹)。实用意义不大,故对温病理论的发展作用影响不大。

49(3)叶天士--《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名桂,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人。其著作不多,但对后世影响甚大,被称为“温热大师”,温病其主要贡献有: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发展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舌诊、验齿、辨斑疹白确立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大法(和各种温病的治法)

50叶天士的代表作:《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临证指南医案》《三时伏气外感篇》是王孟英将《临证指南医案》后附《幼科要略》中有关春夏秋三季伏气和外感温病:春温、风温、暑热、秋燥等编辑而成。

51(4)薛生白--《湿热病篇》名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一飘。晚年号扫叶老人、牧牛老朽。江苏吴县人。其主要贡献是专门系统阐述了湿热病的因证脉治,论述较深刻,辨证较详尽,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

52(5)吴鞠通--《温病条辨》名瑭,字佩珩,号鞠通。著《温病条辨》,其内容多取材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参照了《内经》、《伤寒论》、《温疫论》的有关理论,结合了自己的经验,采用自条自辨的形式。其主要成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与卫气营血辨证相辅而行。系统论述了多种温病的传变和证治。总结或创立了许多治疗温病的有效方剂。自吴鞠通开始,成了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成为后世许多医家治疗温病的依据,故称“三时感冒取则有凭焉。”

53吴鞠通《温病条辨》是后世学习温病学必读之书,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及三焦分治大法,补充了卫气营血的不足,两种辨证理论相辅相成,使温病辨证理论更加完善。另外还组创了很多温病方剂。

54(6)王孟英--《温热经纬》名士雄,字孟英,晚年改字王梦隐,自号半痴山人。其著《温热经纬》,“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辩为纬”,附以后世医家注释,结合自己体会加以按语,是集温病之大成,古代优秀的温病文献汇编。

55王孟英、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四人号称温病“四大家”。

56从上可见,明清时代的温病学家及著作大量出现,对各种温热病都已有专著问世。如裘吉生对此概括说:“叶天士之温热,张凤逵之伤暑,喻嘉言之伤燥,吴又可之温疫,陈耕道之疫痧,余师愚之疫疹,陈平伯之风温,薛生白之湿热。”此外,还有章虚谷的《医门棒喝》,雷少逸的《时病论》,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戴北山的《广温疫论》,杨栗山的《寒温条辨》等。

5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