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

ID:82552096

大小:21.4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09-22

上传者:gjxwyhcr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1页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2页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3页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4页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5页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6页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7页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8页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9页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方案为探索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经验,加快建立协调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根据**的要求,为扎实推进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国家空间规划体系要求,建立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发挥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强化权威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二、工作目标建立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一张图”。(一)落实部署,全面贯彻国家和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要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发挥区域使命和担当,基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施导向”相结合的思路,落实国家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战略要求,加快推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总体要求。(二)凸显特质,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经验围绕生态本底优良、矿产资源丰富、文化特色突出等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方面的主要特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探索地上地下全域全要素相协调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经验,是对生态文明改革探索的重要回应。

1(三)统筹推进,构建保护与发展相平衡的美丽国土一张蓝图新时期,必须重视资源特征,强化特色职能,才能走出一条符合特质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安全发展之路。因此,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构建美丽国土一张蓝图并实施,将成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抓手。三、基本原则(一)战略引领、谋划未来贯彻落实绿色、创新、协调、共享、开放的新发展理念,紧密围绕“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国家、省关于区域发展和主体功能定位的相关要求,落实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及山东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等要求,针对地方特色,提出区域协同、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多方位战略措施,引领谋划新时代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二)底线约束、绿色安全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集约节约,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论为底线约束,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的红线,针对煤矿资源及采空塌陷区特征,统筹协调全域空间管控和地上地下资源利用,保障生态、生产、生活安全,谋划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安全韧性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三)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通过“留白增绿”等方式适当增加开敞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改善人居环境。突出水浒文化特色,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通过文化引领塑造城市特色形象。坚持“开门编规划”,强化规划编制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规划编制实施水平的标准。

2(四)区域协调、城乡协同坚持区域协调发展,融入鲁南城市带,加强区域内的产业协作、交通及重大基础设施的衔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协同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差异化分区指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促进城乡协同发展。(五)多规合一、全域覆盖以已编及在编规划为基础,统筹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搭建横向衔接专项规划,纵向传导详细规划的空间规划体系,落实用途管制制度。同时与菏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试点编制上下联动,协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实现城乡国土空间规划全域覆盖、全要素管控。(六)明晰事权、权责对等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管控要求和约束性指标。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批什么就报什么”的原则,改进审批程序,提高审查审批效率。提高规划韧性,允许规划“留白”,给地方规划事权留有弹性空间,应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四、工作内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范围为县行政管辖内的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为1633平方公里。规划基期年为202x年,规划目标年为2040年,远景可展望到2050年。具体工作内容后续根据国家、省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最新要求进行调整优化。(一)专题研究前期已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剩余工作内容转化为6个相关专题研究,本次规划重点开展以下4项专题研究。1.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3对现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找出城市空间资源利用和布局的主要问题以及现行“两规”主要差异,明确本次规划的重点,在全面摸清家底、深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开展规划编制工作。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依据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开展本专题研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基于一定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区域范围内资源环境要素能够支撑的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最大规模。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是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等要素和区位条件,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的适宜程度。3.国土空间规划地质安全评价地质安全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县域煤矿资源特征,开展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研究地质灾害危险性对国土空间开发的影响,分析突发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地面沉降易发程度等制约国土空间开发的短板因素,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依据。4.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专题报告落实自然资源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指南》要求,按照坚持底线思维、优化城镇形态和结构、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划定县城镇开发边界,并形成专题报告。(二)核心内容在前期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规划编制,夯实底盘底数,提出战略目标、发展规模、空间格局、产业发展、要素配置、政策措施等重要内容。

41.现状分析: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形成县域国土空间现状底图。突出问题导向,厘清县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总体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2.战略目标: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落实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充分对接区域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在科学研判全县发展趋势、面临问题挑战的基础上,提出2040年县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明确各项约束性和引导性指标,包括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建设用地规模,生态保护红线控制面积、耕地保有量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制定2025年近期目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做好衔接。3.发展规模: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确定自然本底条件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综合支撑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对现状发展特征的分析以及未来发展模式的预判,合理预测城乡发展的适宜规模,并在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明确的适宜开发建设范围内,框定规划期末水土资源能够承载的发展规模,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同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的目标。4.空间格局:以“双评价”为基础,确定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治理总体格局,提出镇村体系;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全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及用途管制规则,统筹、优化和完善“三条控制线”,明确管控要求;明确城市主要发展方向、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和用地结构;明确生态屏障、生态廊道和生态系统保护格局;明确城镇开发边界内,城市结构性绿地、水体等开敞空间的控制范围和分布要求,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和要求,通风廊道的格局和控制要求,城镇开发强度分区及容积率、密度等控制指标,高度、风貌等空间形态控制要求;明确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布局和用地结构等。5.产业发展:重点评估现状产业对各类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现状产业发展和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生态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和布局的优化对策及建议。6.要素配置:

5落实林、水、田、草等各类资源资源保护、修复的规模和要求,明确约束性指标;确定规划期内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水平,统筹安排全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布局和廊道控制要求,明确重大交通枢纽、重要线性工程网络;明确城市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地下空间、邻避设施等布局;提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现地方特色的自然保护体系和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城市更新、社区生活圈建设等方面的原则要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提出村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空间形象等促进乡村振兴的原则要求。7.政策措施: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从总体规划到专项规划的传导机制,明确规划需要落实的约束性指标、管控边界和管控要求。完善规划实施措施和保障机制,建立城乡体征指标体系,健全实施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考核机制。(三)信息平台及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评估、预警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同步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同时搭建全过程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内容包括数据标准规范建设、数据资源建设、模型库建设、应用系统建设、项目实施与技术服务等内容。五、经费概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试点任务主要包括相关专题研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具体工作内容后续根据国家、省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最新要求进行调整优化,初步概算经费约1929万元(含前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剩余工作内容转化为6个相关专题的269万元),具体编制经费以实际招标价格为准。

6(一)专题研究。新增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县国土空间规划地质安全评价、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专题报告等4项专题,其中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已招标,其余3项需重新委托设计单位进行研究。1、县国土规划实施评估。投资概算约50万元。2、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投资经费120万元(已招标)。3、县国土空间规划地质安全评价。投资概算约200万元。4、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专题报告。投资概算约50万元。5、前期已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剩余工作内容转化为6个相关专题研究,新增投资概算约107万元。(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新一轮县城市总体规划已完成战略研究和纲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剩余工作内容转化为6个相关专题研究,按照行业收费标准和各地正在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收费经验,根据本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试点工作内容,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投资概算约688万元。(三)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包括数据标准规范建设、数据资源建设、模型库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项目实施与技术服务,投资概算约445万元(不含软硬件基础设施采购与集成)。1、数据标准规范建设。以自然资源部统一提出的标准规范为基础,结合本级实际管理要求进行拓展。2、数据资源建设。通过各类规划成果数据的规整建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数据质检入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基础数据规整建库等数据资源建设,保障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常态化工作和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的常态化工作。3、模型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开发强度评价模型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综合评价模型建设。

74、应用系统建设。包括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分析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审查与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运维管理系统和系统对接等内容。5、项目实施与技术服务。依据数据标准规范要求,针对标准规范、空间数据质检工具、系统用户的操作使用、系统管理员的部署与运维等进行系统培训,满足日常使用和数据上报要求。六、工作进度(一)前期启动阶段(202x年6月底前)。5月底前召开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将规划编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6月中旬前通过招投标程序,选取技术承担单位,完成现状调查、资料收集以及各部门各行业相关发展设想;6月底前完成实施评估、“双评价”、重点专题研究成果。(二)规划编制阶段(202x年9月底前)。提取和汇总相关成果的关键问题及研究结论,并同步进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结合县实际情况,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整治的总体战略、目标任务、总体格局和空间管控等,完成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形成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初稿。(三)征求意见和成果完善阶段(202x年11月底前)。向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汇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稿,邀请专家对规划初稿进行论证、咨询,通过公告、公示、听证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11月底前在充分吸收和接纳各相关修改建议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上报成果。(四)成果上报阶段(202x年12月底前)。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建成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同步完成县域村庄布局规划、试点村庄规划和工作总结报告,逐级上报市、省相关部门进行审查。按照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报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七、工作组织及要求

8(一)成立领导小组。为强化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林业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区)为成员单位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由袁良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工作。(二)成立专责小组。为切实提高规划编制效率,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按照部门职责成立9个专责小组。工作职责包括,由专责小组牵头单位统筹相关部门,采用编制相关专题研究、专项规划或组织整理相关材料等形式,根据其主要职责,按时完成并提交成果内容,同时积极配合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各专责小组按照总体工作进度,于9月中旬前提交初步成果,后续根据总体规划编制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三)密切协调配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牵头部门,负责做好统筹协调和组织编制工作。县直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按照本方案工作部署,加强协调配合,主动提出本部门空间规划相关资料,密切配合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各环节工作,确保时间节点内保质保量完成规划编制。(四)强化技术支撑。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有关科研院所、专业机构和高校技术力量,抽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业技术人员形成工作专班,县直相关部门各抽调1-2名业务骨干进行集中办公,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力量。(五)确保经费保障。县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根据规划编制工作需要,及时拨付资金,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9(六)做好宣传培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和标语等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规划编制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同时要结合组织部门加大对乡镇科局领导干部、规划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日常交流和定期集中培训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提高领导干部规划意识、规划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